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潮风客韵潮汕地区重要的ldquo时年

发布时间:2020-11-16 19:22:30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祭祀敬祖 传承孝道

节日简介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中元节荷叶灯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在汉字文化圈不少地区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请看微视频《中元节》

潮汕人过中元节

  中元节是潮汕地区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揭西县棉湖镇素来有在这一天准备传统粿品——安仔粿(人仔粿)祭拜祖先的习俗,以此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客俗则炊谷穗粿,以敬拜“田头伯公”,保佑田园作物茂盛,五谷丰登。一些宫庙则会在农历七月举办施孤,即盂兰盆会。

  中元节活动首先是祭祖。安仔粿作为中元节的主要祭品,寓意着人丁兴旺,因其形状特殊,用刻有“人形”和吉祥图案的粿印压制粿胚成型,意在用带“人形”的粿品代替人或牲畜,祭拜亡魂。俗话道:"七月半,学做人",讲的就是年少的女孩跟着母亲学习并制作安仔粿,现在也被引申为学习待人接物。

中元节安仔粿及粿模

  中元节的主题是“施孤”。每到七月,寺庙都要举办盂兰胜会,搭棚举行施孤、放焰口、放生、演戏、放水灯等活动。潮汕因华侨众多,死于侨居地而无子孙祀拜者的“孤魂野鬼”众多,因此,潮人对盂兰盆会极为重视,把中元节看成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施孤是一种宗教活动,也是一种潮汕施舍文化,施孤的祭品多由富人或寺庙捐献,在祭拜先人后,散发给穷人或有需要的人。

中元节放河灯

中元节抢孤

佛教典故

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时代目连救母的作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历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请看微视频《漫话盂兰盆节》

道教说法

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中元节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接受人民的供养,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布施的祭祀仪式。

道教中元节法会

潮风客韵——End——人文揭西

参考资料:《潮风客韵》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nwenJiexi

人文揭西新媒体工作室

点点在看手有余香,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127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