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隆重仅次于春节,壮族的节日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1-8-27 11:17:19   点击数: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

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

又叫“鬼节”、“七月半”,

又称壮族“团聚节”、“七月节”

它是广西人很重视的一个传统的祭祖大节。

为什么广西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

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中元节)。到了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为何中元节,全国唯独广西最隆重呢?

第一,广西人的中元节和其他省份的中元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金文说过,汉族在中元节主要是“祭鬼”,“祭鬼”也会涉及到祭祖,但是对于壮族而言,节日当天则偏重于祭祖。也就是广西人对“祭祖”的情节比较深,所以,七月十四会过得比较隆重。

第二,中元节是广西人第二大的饮食盛宴。因为在这一天里,我们在“祭祖”之余,还把中元节作为宴请、阖家团圆的好日子。有的家里会连续三天宴请亲朋,宴请的人越多,家里越热闹,人们就越高兴越自豪。

第三,广西人的过节方式是最丰富、最多样化的。除祭祖、吃鸭子之外。广西南宁、桂林、来宾、百色多地还有许多过节的方式,泼水饭、放柚子灯祭河神、烧包、连续三天宴请宾客等。为了让客人吃得够,吃得开心,不少人还会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磨面做饼、蒸馍,做芝麻糖等。

为什么“鬼节”要吃鸭?

壮族的民间传说,人死后变成鬼,都要到阴间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望亲人。鬼要到人间需要路过奈何桥,过桥的多,自然造成拥挤,聪明的壮族先祖发现鸭子会游泳,可以驮过河,于是壮族子孙都杀鸭祭祀,望先祖早日归来。

也有人说,“鸭”的谐音是“压”,能压住不好的事物,七月十四吃鸭有驱魔辟邪之意。

总而言之,今天就是要杀鸭就对了。

“鬼节”有哪些习俗?

七月十四,广西的阿公阿婆们都习惯在家里设神台,摆上鸭子和水果等供品祭拜先人。

除了在家里祭拜,不少市民还到路边烧香、烧纸钱、烧一些剪裁好的纸衣来祭拜,俗称烧街衣。所以这几天晚上,在马路边看到在点香、烧纸钱的老人家,千万不要被吓到了~

也有一些市民在当晚放水灯的习惯,让这些花灯在河里随水漂流,以此祈求先祖保佑来年能够顺风顺水。

“鬼节”还有哪些美食?

鸭子

一个字:“鸭”,白斩鸭、柠檬鸭、啤酒鸭、醉鸭、血鸭等等等等,农历七月的鸭子,肉肥而美,妙不可言。

香叶糍粑

香叶糍粑是广西壮族七月十四——“鬼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七月十四临近,家家户户都开始为七月十四的到来而忙碌,妇女们忙活着碾新米,准备香叶、白糖、花生、芝麻等材料,制作香叶糍粑。

把泡好的糯米碾成粉,加水后揉捏成团,再捏好的饼儿,在其中央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美味糖馅儿,选出三张大小相同的香叶,将其包好,放入蒸锅,就可以等待出炉了。

新鲜出炉的香叶糍粑香香甜甜,还带着糯米黏黏的感觉,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七月十四中元节这一天

吃鸭肉、祭祀祖先

祈求先人的保护

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过节,就是与家人团聚过节的美好时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41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