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谈鬼论精

发布时间:2021-4-19 18:36:07   点击数:

今天是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台湾大作家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里写道:“接着是七月十五,是鬼节,家家都要“供包袱”。“供包袱”是到纸店买金银箔,叠成小元宝,搭配上一团一团的“烧纸”,装在方纸袋里。纸袋是特制的,上面用木刻版印上花样,由活人写上死人的名字,放在家门口,就烧起来了。烧的时候,要额外留出两张“烧纸”单独烧,做为邮费。就这样的,活人就把钞票火汇给死人了。”他写的是晩清时期北京的中元节风俗,其实全国各地大抵如此。

中元节,沟通了阴阳两界,让人不念既往不惧死亡。

小时候每逢这时,大人让小孩子不要四处走动,更不要在晚间出去,以免撞上鬼,那是背时的事。再顽劣的小孩,这时都会老老实实呆在家,因为鬼总是一种吓人的存在,很多年里,我因之谈鬼色变。直到我读了点书,尤其到我学了课文《踢鬼的故事》直至后来看了薄松龄的《聊斋志异》后,我才变得越来越不怕鬼了,甚至想,如果真有鬼,我定要好好和他交流交流,如果遇见了女鬼,那更好。

基于这份胆识,我在观光村念小学四年级时,大哥有意打探我的胆量,让我晚上一个人提着一根手电跋涉好几里山路回顾村!

但我终究没有遇见鬼,以后也没有遇见过。

鬼故事倒是听了不少,有的至今印象清晰。比如我听大人说,我家那老宅,有段时间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有人听见一个年轻人在天井旁念书的声音,可偏偏又见不到人,据说以前我们这老宅有个年纪轻轻的读书人不知何故自杀了。老宅庭院深深,土改之前是大户人家的居所,年庚久了,囤积些奇人异事一点都不奇怪。

我真正遇见过,并且到现在仍迷惑不解的,是关于“精”的故事。

在我大约十一岁的时候,暑假期间,有一个人据他自己说是来自上饶某地的流浪汉,经常到我们村四处游荡,村里小孩每见着他大老远的都躲着,大呼“癫子来了”。我是知道他一点都不疯癫的,因为衣着还算干净,谈吐也算清晰。据我了解,他就住在离我们村大概三里远的一个山洞里,浆洗衣服就在山洞下边的一个小山塘,没事的时候到临近的一些村庄转悠讨点食物。

某次,他来我们村的时候,告诉村民,说他住的山洞里有一条硕大无朋的蛇,如果有捕蛇的可以把它捉掉。人皆以为是浑话,并不记在心上。

再过些日子,他又下山来我们村了,这次他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自从上次他说了那条蛇的事之后,有天夜里他正在山洞里睡着,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来到他身边,告诉他:我能让你住在这儿也就罢了,你还到处乱说,还说要让人来抓我,你走吧,再不能住这了。

他说得绘声绘色,煞有介事,人们却也不当回事。

这个暑假过后,我再也没见过这个上饶人了。

隔年,春插时节,一个下午,天空中飘着细雨,偶有雷声响起。我在离山洞下面的小山塘不远处的田畻上放牛,抬眼望见几道不同颜色的光,从天际折进山洞,瞬间,随着一声炸雷响起,几缕青烟从洞口冉冉飘出,这情景,像极了三打白骨精的画面!下面正插着秧的村民一个个惊呼:打妖精了,打妖精了!

后来,我专就这事请教我的物理老师,想让他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他也不甚了了。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世间一定不存在鬼神。如果是这样,我们何不时时保有一颗敬畏之心呢?天不怕地不怕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36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