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尊重习俗,寄予美好的祝愿

发布时间:2017-10-13 23:15:15   点击数: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各地习俗:香港一连四日,的仪式包括走午朝、走龙船、放水陆灯、摆天席、争夺祭品及化大士公。

日本民俗上也会众人聚集,跳一种名曰“盆踊”的舞蹈,专注于手部动作,类似ParaPara。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返乡团聚祭祖类似中国的清明节。

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秋季农夫庆丰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祭祖普渡等传统习俗之外,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活动以娱乐鬼魂,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预留给“好兄弟”(鬼魂)的。一些桥段如爱说黄色笑话的主持人、穿着暴露的女表演者,诙谐短剧、魔术、劲歌热舞等都在星马两地歌台表演,已经禁止表演以及控制歌台音量以免产生误会与摩擦。

国内:

山西省: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

河南省: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放风筝。

山东省: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点燃蜡烛将小船放入海中。搭棚子“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烧纸祭麻姑。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江苏省: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施孤送孩”。成都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走八结”念经。吃“饺饼”,有放路灯的习俗,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焚纸,禁止孕妇折纸锭。焚香泡茶,早晚上供。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为“烧纸衣节”。“纱箱”送父母家。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来接力”。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妈热”、“送纸”、“金粿”等习俗。

广东猺族人祭祖,又祭狗头王,穿花衣歌舞酬神。也有提早一天过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

广西:多以月十四为鬼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有的地方从七月七、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中元节也称“鸭子节”。另外有“奶节”、也有的“烧包”习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给孤魂野鬼烧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须要放在扁平笸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

云南: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湖南: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背面书‘封’字。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湖北省: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跪拜,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为此,尊重节日,尊重习俗,寄予美好的祝愿……一切愿好!

更多资讯







































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93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