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在感恩的同时,你还记得下元节吗
新朋友点击上面的一键 今日,估计大多数小伙伴都在转发感恩节的祝福。但你可能不知道,今天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跟感恩、祈福颇有关系。下面就由小岐带大家走近日渐消失的传统节日——下元节。
下元节的起源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与“上元”、“中元”合称“三元”。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下元节的传统习俗
1祈愿神灵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这天是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着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同时还会进行“水色”等户外活动,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水色由此得名。
2享祭祖先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民间有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
3修斋设醮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镶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下元节各地有什么习俗?
1广东潮汕的下元节习俗依道教仪规,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潮汕农民没有下元节之俗,而称这一天是五谷神诞。五谷神,依中国神话,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后稷。潮汕农民习俗且有两个神诞月,一是六月初六(或六月廿六),一是十月半;总之,都是拜农业神,一年两次,大概是因为水稻一年两收,分两次答谢神恩之故。
农民在这天早上,用米筒装白米,贴一圈红纸,插上三支香,便算是五谷主神位。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五谷主偶像”是用米粉加开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样头盘发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缀以豆、麦的人形状,除了个别做技艺较高,有包以少量的馅料外,一般是没有包馅料的。
“尖担”状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开水揉搓成皮的,不过要将皮捏成圆饼形,且要包上适量的馅料,再将圆饼形的皮对折成为半圆形,并在其边缘抹上水,用手指将半圆的边缘捏紧,使其粘贴后,才可在中间处捏下去,捏成像“尖担”一样的形状。
“粟穗”状既可用米粉加开水,并配以煮八九成熟的黄豆,或花生米、乌豆及盐等佐料,搓捏成柔块,再做成谷穗状;也可用皮料直接搓捏成像谷穗般的形状,再在其上面缀以煮熟的上述豆类。这些与其它年节所做的不同,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制而成。
2漳州的下元节习俗十月十五日为道教水官的生日,故称下元节,俗称十月半。旧俗于是日焚香点烛,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并在大厅前悬挂三盏玻璃宫灯,名之为“三界公灯”。农村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公,答谢晚季的好收成,祈求社里平安,宗族兴旺,有的地方还要演戏娱神。
3北京的下元节习俗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大约就是目前现存的北京小吃“豆沙包子”。如今,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4客家的下元节习俗客家地区的下元节重视程度不一,福建宁化下元节念佛妈妈前往佛庙烧香。农家正值晚稻收成已毕,普遍要打糍粑分送亲友,做些红烧肉等菜肴下酒,作为过节家宴。有的农村也有请亲友同食。
江西石城县有的村庄十月初十过节。有的农村连日家宴,以庆丰收。逢年过节,客家人都要做粄、吃粄。农历七月十五过七月节(中元节),吃粄是肯定的,晒干的金桃娘树烧成灰,滤汁浸米,磨成米浆,入油锅加热搅拌黏稠成粄,在簸箕内揣到韧性十足后,用粄印印出美丽的花纹,一个个小圆粄,金灿灿,香喷喷,蘸漏水糖,吃起来香味十足。下元节,客家人用刚收获的晚糯米打麻粢(滋粑、粢粑),慰劳收割的辛苦,庆祝丰收的喜悦。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家打楼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称“做完冬”。也有些乡村打醮祀神,请亲友看戏,捉傀儡。
下元节的养生
1衣当进入到下元节的时候,天气不仅仅是变得更加的寒冷,而且气温还将会容易发生变化。这时候不仅仅是容易发生伤风感冒,特别是对于支气管炎以及冠心病等也是高发时期。因此,在这个世界段更需要注意寒冷的入侵,以防疾病的发作。同时也是需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衣服,特别是对于头部、脚部、足部等部分需要注意保暖非常重要,这些部分是最容易遭受到寒冷的侵袭。
2食饮食方面由于天气变的更加寒冷,在平时当中若是经常吃一些高热量食物,虽然是能够提供一些热量,但是也是容易导致上火,这也是人们常常说的内火。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现口腔溃疡出现。因此,建议多适当食用一些高蛋白质食物,比如鱼肉、豆制品等。同时也需要多喝水以及一些蔬菜和水果,同时尽快少吃辛辣食物,切记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伤肠胃。
3住生活起居在进入到冬天就需要顺应气节,需要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千万不要过度劳作,以免给身体带来伤害性。同时要注意白天也需要开窗,保持室内通风。很多人都害怕寒冷就把窗户紧闭,这样不仅是空气不流通,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患上疾病,特别是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是容易发作。
4行冬天虽然是寒冷,但是运动更是不可少。运动不仅仅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提供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在冬天的早晨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差,其中还会有多种有害物质,所以尽量要避免在早晨进行锻炼身体,以免适得其反。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白癜风怎样快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