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我国

发布时间:2016-3-11 6:34:04   点击数:

根据民间习俗,清明、中元两大鬼节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差别就是由阴阳五行观念造成的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一年12个月中,五行要经历始生、旺盛、终了的过程申是农历七月,子是农历十一月,辰是农历三月水气,也就是阴气在农历七月萌生,到了子月即农历十一月达到极盛,到辰月即农历三月消亡同类相应,纯阴之鬼一年中的活动周期就是:农历七月开始活跃至十一月达到极盛,此后又渐渐趋向平静,到三月敛藏沉寂因此有俗言“三月七月鬼旺月”,清明、中元两大鬼节正是分别在农历三月和七月

从阴阳五行解析清明、中元两大鬼节

根据道教的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根据《盂兰盆经》,盂兰盆会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如果说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的来历鬼节是因道教和佛教而产生,那么这一鬼节祭祀祖先、赈施孤魂野鬼等活动的时间应该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或至多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数天内,但民俗中的鬼信仰和鬼节并非如此在民间俗信中,整个农历七月是鬼月,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放鬼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农历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鬼属纯阴一年之中,春是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冬是太阴;寒暑而言,寒是阴,暑是阳;方位之中,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应与同属阴的冬、寒、北相对应阴之气,主要为水气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天地万物同类相应,纯阴之鬼应与积阴之水相一致因此,对于人们祭祀的孝顺行为,鬼也以水德来回报

清明是二中元节上坟禁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三月太阳黄经等15度的一天为清明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清明时节多忙于春耕播种以扫墓为主要内容的清明节直到宋代才正式形成此前,在清明前后还有上巳节、寒食节由于上巳、寒食、清明3个节日的日期相近,彼此的习俗便互相渗透、重叠,渐渐地不再有明显的划分,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清明时节的农历三月,水气也就是阴气进入“死”的阶段,如同动物的休眠,鬼活动的活跃期到此结束,纷纷入居阴宅即墓庐歇息,故而相传这是收鬼的时候给祖先的冥币要及时送去,否则一旦祖先休眠或已经紧闭家(墓)门,就收不到由于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祖先都是住在墓中,为了让已经作古的亲人能够在阴间平平安安,修治坟墓自中元节习俗 烧然成为当务之急也因这个缘故,还要祀左邻右舍,使他们在阴间和睦相处,有些地方甚至还要祀后土,祈求土地神照料墓中先人而到了农历七月,水气也就是阴气进入“生”的阶段,鬼又可以出门离家活动,故而叫做鬼门开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都是为了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他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因为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会出现“鬼乱窜”的局面由于鬼刚刚经历夏天巳、午、未3个月活动受限制、无法出外觅食的墓居煎熬,早已是饥肠辘辘,为饿鬼施食就成为要事又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中元节习俗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收受冥币

就佛教而言,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会“盂兰盆”一词,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来自佛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我国,我国举办盂兰盆会始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一些人认为,正是从梁代开始仿行的盂兰盆会,相沿发展成俗,农历七月十五才形成节日

我国上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礼俗,且先秦时楚国最迷信鬼神可以说,在道教中元节成形之前、佛教盂兰盆会未传入之时,农历七月已有祭祀鬼神之俗所以,民间虽然把农历七月鬼节与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并称、混称,但从逻辑关系来说,民间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与道教的中元节什么是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会是并列关系,而非种属关系,更非异称

溯源清明、中元:非佛亦非道,乃出自于我国民间传统的鬼信仰

原标题: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

民间俗信农历七月是鬼月,农历七月鬼门开,但在佛教中,却无这样的观念佛教有结夏安居制度,即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僧人定居于寺院安心修道,不得外出安居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日称为解夏农历七月十五“解夏”之日,众僧人各自介绍心得体会,称为“僧自恣”经过3个月的专修,修行圆满,成就了很多超凡入圣的人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佛目睹这一情况,当然欢喜,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佛欢喜日”目连救母故事包含的中元节的习俗是孝敬双亲的思想,盂兰盆会本意是供佛及僧,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由此可见,农历七月是鬼月、农历七月鬼门开的观念并不源自佛教

清明、中元两大鬼节的产生,实际上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有关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相生相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阴阳五行学说对我国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医学等都有深远的影响鬼节,作为一种岁时节令,也与阴阳五行学说有着密切关系

不可否认,佛教、道教文化对作为鬼节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其节俗的形成确实影响很大,但是作为一中元节上坟禁忌种基于鬼信仰的节日,民间俗信与佛教、道教信仰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鬼节(又称阴节、冥节),是指以鬼为主题的节日,其主要风俗与鬼信仰有关关于鬼的俗信遍布于古今中外,以鬼信仰为主旨的鬼节也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在我国,最为大家熟悉的鬼节莫过于清明节与中元节了

当然,清明节的修治坟墓,还可从现实需要加以解释:经年雨水冲涮,杂草丛生,坟堆多有破毁,而清明一过,又要进入多雨季节,所以要除草、填土、修墓但现实需要毕竟无法解释深层次观念上的原因,也无法解释其它节俗产生的原因

通常认为,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道教有关中元节的名称确实来自道教道教有“三官”之说,即上元天官治理天界,主为人赐福;中元地官治理地中元节禁忌下,主为人赦罪;下元水官治理水中,主为人解厄他们分别在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履行职责三官信仰在东汉道教初创时期就已产生,由三官信仰又发展出三元说——“其以(农历)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清赵翼《陔余丛考·天地水三官》)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诵经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一些人认为,作为鬼节的中元节就是源于道教的中元节


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
白癜风用什么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5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