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中元节是中国的鬼节吗这一天除了祭祖
什么是中元节: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关。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收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平常日子要对老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请出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有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已付。现在祭祖仪式已经简化,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普渡
中元节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会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等佛像放置高台,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天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重要。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馒头,四邻来帮忙。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迷,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甲骨文中也称羊通祥。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放焰口
中元节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菩萨,下面供着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发稿、果品等摆到施孤台上。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布田
在中元节,有些地方有“布田”的习俗。即把点燃的香烛沿着门口的墙边遍插着,插得越多越好,象征秋收五谷丰登。
资料来源:人民网百度百科
编辑:胡筱娟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