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中元节的起源及各地风俗
回顾:城郊乡社背村有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其中两人已去世!宁化人要当心……
今天是中元节,我们来谈谈福建中元节的民俗传统有哪些?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十五……大家看着玩就好,一切还是要以科学为主。
农历七月十五为道教的“中元”,故称“中元节”。中元节的民间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所以俗称“鬼节”,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的起源
佛教传说,修行者目连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母亲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为救母曾求于佛祖,佛祖嘱咐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祭其母,因此中元节又称“盂兰盆会”。
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十五
中元节恰好在七夕节和中秋节之间,既像七夕的延续又像中秋的预演。“中秋在后圆,呈祥始中元”,农历七月在佛教是吉祥月、孝道月,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诞辰,道教主旨也是倡孝道求和谐,可以说中元节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节庆。
南宋以前,本来都是七月十五过中元节,后来元兵进攻南宋,人们害怕待到明日再拜地官,元兵会越攻越近,所以就提前一天拜地官了。现在,福建龙岩泉州等很多地方还是七月十四过中元节。
八闽各地的民俗
对“中元节”在闽南地区又叫“月半”,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元节”,它更侧重祭祀祖先。至今在闽南地区,“七月半”仍是请祖先“回家”,享受后代虔诚供奉的重要日子,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一两日内进行。
闽南及台湾,是当代中国对中元节最为重视的地区。福建很多地方有中元节习俗,民间俗称“七月半”,家家户户在这一天焚香烧纸,或拜祖祈福或放灯照冥。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民俗正在消失,放水灯等重要活动也并非每年都办。
做半段
代表:福州
福州方言称中元节为“烧纸衣节”,已嫁女子须准备纱箱回娘家祭祖。《五杂俎?天部二》记载:“闽人最重中元节,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则具父母冠服袍笏之类,皆纸为之者,笼之以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女死,婿亦代送”。
福州农村也和泉州一样做“七月半”,俗称“做半段”,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土地神明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后来发展成鬼节迷信大搞普渡,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富者之家宴请以人多为荣,甚至伬唱、讲评话、演闽剧以娱乐宾客。“做半段”浪费甚巨,而且还伴随出现聚赌之风。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糜费更甚。
烧寄包
代表:三明、南平、龙岩
三明、南平、龙岩等各县市还有“烧寄包”的习俗,即以金银色纸折成金锭、银锭状,然后和纸制的冥衣一道装入纸袋之中。纸袋用封条封好,封条上写明祖先名讳,再焚化,最后把这些灰烬用纸包好,投入江河或溪流之中。据传这样先人便能收到,以供在冥间使用。
放水灯
代表:漳州
农历七月放水灯
在漳州,农历七月放水灯(又称河灯、荷花灯),就是为了普渡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水灯寓意为先人引魂超度,后演化为祭奠一切亡灵,之后又渐渐被赋予“祈福平安”的意义。
这一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中元节放荷灯并非漳州特有民俗,明代福州黄檗山万福寺已有此仪式,台湾宜兰水灯节也有近两百年历史。中国很多地方过中元节,也都保留这项极具观赏性的民俗活动。。
中元和普渡
代表:泉州
普度现场
“普渡”是福建闽南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
“普渡”又叫“普祀”,更多的是“祭鬼”,对象一般是那些无主的孤魂。它意在以菜肴酒食施舍、安抚甚至讨好这些阴鬼,希望他们能安安分分,莫在人间骚乱作恶。因此,它在时间上并不局限于三两天,往往是从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二十九才结束,几乎贯穿整个农历七月。
一般说来,它以城区为单位,各城区又以乡镇为单位,各乡镇有各自的“普度”日,分乡镇逐日进行。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清代王凯泰《中元节有感》描写福建普渡习俗
尽管“中元节”和“普渡”两种仪式都在农历七月举行,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中元节是祭祖,普渡则是祭鬼。祖先便是祖先,阴鬼就是阴鬼,闽南人把两个节日分得清清楚楚,很忌讳把两者混为一谈。
闽南中元节祭祖时,有时会搭台唱戏,上演“目连救母”等相关剧目,举办得热热闹闹。而“普度”祭鬼时,则忌讳戏班唱戏,也不会上演闽南特色的傀儡戏。
各地饮食风俗
吃濑粉
代表:广东
中元节吃俗: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广东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吃粗茶淡饭
代表:山东
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吃扁食
代表:江苏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吃包子
代表:江西
吉安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
饺饼
代表:浙江
浙江省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羊肉或者蒸面
代表:山西
山西省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
蒸面羊
代表:
省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的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成为“送羊”。清河县7月15上坟祭扫,以蒸面羊送女儿。
吃鸭子
代表:全国多地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关于“鬼节”的禁忌当然也有很多,有些也像无稽之谈,为了避免宣扬封建迷信之嫌。
最后送上一个小小心理测试,大家可以把测试结果也留言给大闽君。
小测试:如果你是鬼,当你最讨厌的人一个人在房间时,你会想怎么吓他?
1.青面獠牙、血淋淋的鬼脸。
2.鬼头离身、鬼头满屋乱飞。
3.不现身,让桌椅乱动。
4.尖声鬼叫,只有厉鬼叫声。
5.没有五官的白面死鬼脸。
小编推荐▼■如果福建是个班级,那三明是……■宁化的天气这样的差,是时候来点好消息了■宁化人饭桌上必备的下饭菜,最后一道是必杀!■讨论给你一千万,你愿意把你老公卖掉吗??宁化翠城网:怎么预防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