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中元节祭祖风俗
中国传统村落——洞宫西门村
中元节祭祖风俗
(稿件来自黄成思黄顺锋陈凤忠)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七月半”、“鬼节”。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政和县杨源乡洞宫山脚下的西门村,每年农历七月的祭祖活动表现得特别隆重。主要表现在:
一、祭祖持续时间长。西门村的祭祖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为期十五天。祭祖活动主要由本村“福首”组织管理(“福首”是全体村民通过抽签组成,专门从事西门村公益事业的一个理事会小组,每届十人,每年一届)。每年祭祖前福首安排本村近一年内迎娶新娘的村民,负责清理和打扫黄氏宗祠的卫生。祭祀期间,负责每天早、中、晚在黄氏宗祠列祖列宗牌位前进香点烛、供奉茶水。解放后这个习俗有所简化,只在七月的初一、初七、十五三天祭祀。
西门村黄氏宗祠
二、全民参与、气氛隆重。西门村青少年平时大多在外工作。每年祭祖期间各房各支各户家庭成员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所有在外人员和全村乡亲利用这个期间团聚,热闹程度与春节相媲美。所有活动全村黄氏宗亲统一参与、步调一致,祭祀场面宏大、气氛隆重。七月初一、初七、十五这三天,家家户户一片忙碌,有的包粽子,有的杀鸭宰鹅,还有的准备各种瓜果素食,按时挑到宗祠里并整齐摆放到供桌上。放眼望去,整个大厅内山珍海味,各式美食应有尽有,令人垂涎欲滴,简直是个美食陈列馆。祭品摆放整齐后,大家有序地点香祷告,祈求平安吉祥、子孙绵延,而后静静退出,恭让列祖列宗享用祭品。
农历七月十三,是专供西门村女儿们祭奠的日子。按照习俗,嫁出去的女儿是不用回来祭祖的,但亡父母、兄长在去世三年内,女儿们可回娘家参与祭祖。在守孝三年届满的这一天她们筹备相当丰盛的祭品来祭奠。履行祭祀后,并设宴答谢父老乡亲。届时亲戚朋友,特别是娘家的亲戚会随带香火、纸钱等上门祭祀。除了香火、纸钱可以接受外,其他物品女儿们应当折成相应价值钱物如红毛毯、红被单、红毛线等给予答谢回礼。
祭祀场面
三、祭祀方式多样化。每家每户用冥纸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金条、元宝、冥钞、衣帽、鞋袜、日用品等。现代还有手机、电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汽车等物品。那些小件物品用纸包封,纸包正面署上祖上名讳、子孙的姓名、物品名称、数量等。送祖时,纸钱冥币烧得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祭祖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最热闹,长年在外的家人大多赶回来敬献贡品。在傍晚天黑之前,由一家之长挑着一担一担的纸钱、冥币等,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分别集中在几个地方把祭文连同准备好的包袱、纸钱等堆成一个小山包一起焚烧,待全部纸钱烧完后将灰烬清理干净小心翼翼倒入河里,让先人收去在冥间享用,点上香烛,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这一天,大人们会嘱咐自家的小孩晚上早早回家,别随意出门;不去野外的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不随便捡路边的钱,吃饭的时候不要把筷子插在饭上……西门村这种祭祖习俗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三五成群携带纸钱准备焚烧
焚烧纸钱
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