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传承中元节的习俗和禁忌

发布时间:2016-10-17 21:27:30   点击数:
传承中元节的习俗和禁忌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传说

农历七月十五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农历七月十五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农历七月十五是道家的中元节。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民间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习俗,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习俗: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晚上,各家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活动,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习俗:农历七月十五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床头挂风铃

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晚上晒衣服

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喊名字

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游泳

此时好兄弟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乱看

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榕树放在家门口

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熬夜

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靠墙

好兄弟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捡路边的钱

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轻易的回头

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好兄弟…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不能随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拖鞋头朝床的方向

好兄弟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麼好兄弟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筷子插在饭中央

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一个人

一个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觊觎,是真的…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晚上拍照

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禁忌:玩碟仙

平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节时分…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9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