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文化ldquo七月半,鬼门开

发布时间:2021-3-24 16:28:51   点击数: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4680.html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烧纸锭的习俗。

俗语说“七月半,鬼门开”,一踏入七月,鬼门关会大开,游魂野鬼会藉此时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祭祀,直至七月三十日鬼门关再度关闭时,鬼节才结束。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惯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幽冥之事本就令人难以清楚知晓,不过,现代人都认为纸钱是活人烧给灵界的“钞票”,给亡者的贴银箔,称为“银纸”或“冥纸”

祭祀鬼魂,难免会烧纸钱,烧纸钱有什么功能?怎么烧?烧多少?现在是环保时代,少烧或者不烧会不会失礼?

为什么要烧纸钱?

现代人都认为纸钱是活人烧给灵界的“钞票”给神明的贴金箔,故称“金钱”,给亡者的贴银箔,故称“银纸”或“冥纸”

据相关学者研究,汉人有用物品殉葬的习俗。古代经常用活人及实物陪葬,后来因为过于残忍及浪费,所以部分改为土制仿制品一起下葬,称为“俑”,如秦始皇的兵马俑。但一般人当然无法承担做俑

的费用,于是用纸扎,纸扎就用烧的。纸钱原始的模样便是剪成圆形钱币状撒或烧给灵界,可见道理是一样的。

宋人陶彀的《清异录》上说:周世宗柴荣葬日,用象征形状的金银焚化,纸钱的形状大似碗口,上有印文

黄色印的叫“泉台上宝”,白纸的称“冥游亚宝”,说明五代时纸钱已经用雕板印刷大量生产了。

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积钱为山,盛加雕饰,异以引枢,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有诗云: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

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从埋钱转变为烧钱,可能和佛教有关。随着佛教的传入,烧钱也随之盛行。

烧纸钱有什么礼仪?

正庙都会每日并定期祭祀慰劳兵将,很多大庙也会贴告示提醒香客,不要焚烧大量纸钱,所以香客并不一定要再焚香烧钱,用捐献赞助庙方经营也是好方法,但如果偶尔想烧一点纸钱聊表心意,可以注意下列烧纸钱的礼仪:

一、金纸种类

金纸种类繁多,加上还有专神专用的,不下十余种,一般来说一定会有天公金,给玉皇大帝的,拜任何宫庙都一定先拜天公炉,所以必然先烧天公金给最大的老板玉皇大帝。寿金,给天上神明用的,上面印有福禄寿三仙的金箔。刈金(四方金),给在人间与人类亲近的神明、祖先使用,上面只有金箔。

有的纸钱会用细红纸扎起来,那是补运(财)的,千万别扯断,整叠放下去烧,散了就补不起来了!纸莲花是用来度化冤亲债主的;有的金纸上面印上实物图案,是象征焚化后会变成物资给予灵体补给。

二、烧纸程序

香烧到三分之一时,即可烧纸钱,先拿起放在供桌上的纸钱向神明禀告姓名、生日、住址、答谢神恩等,在纸钱上写上自己的资料后,即可到金亭焚化。焚化时先从大张的开始烧,因为越大张的是给职级越高的神明。

三、不要搅碎

有时纸钱太多塞满了不易燃烧,此时可以小心翻动让空气流通助燃,但不要搅碎金纸,以保持“票面完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34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