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潮汕七月半ldquo鬼节rdquo
农历七月半—“鬼节”
七月,在潮汕有着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时间在农历七月半,道教以元宵为上元,七月半为中元,十月半为下元。中元节是祭祀地官、赦免阴间饿鬼的日子。
传说“自七月初鬼门开后,地府的孤魂野鬼纷纷跑到人间游荡”,俗称“冥府开禁,鬼魂过年”。有谚云:“七月半,鬼乱窜。”于是,人们在中元节这一天除祭祀祖先外,还要大规模赈济孤魂野鬼。因此,“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
在全潮汕地区
七月十五会是酱紫的!
↓↓↓
“普渡”风俗:施孤
潮汕地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有一种称为“普渡”的风俗活动。普渡,即普渡众生,也叫“施孤”。施孤,即施舍食物给孤魂饿鬼,也有施舍于孤寡之意。
施孤也叫祭孤,是指人间把祭品施舍给阴间的孤魂饿鬼。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旧社会潮汕城乡普遍大办施孤。
但施孤的日期不限于这一天,七月十五前后甚至七月内都可以。为什么施孤可以不限具体日子?
传说七月整个月,阴府的地狱门开放,地狱里的孤魂饿鬼可以走出挨饥忍饿、惨遭折磨的地府,到人间享受香火。有“七月初一开孤门,七月三十关孤门”的俗谈。潮人把七月十五作为施孤的正日,故也称这一天为鬼节,而把七月称为鬼月。
潮汕的施孤,其来源是各宗教原因,但各地举行的施孤仪式却不尽相同。一般在城镇或较大的乡村,都要搭孤棚,由善堂或道观主持,台上布置经座,悬挂神仙佛像,摆设一些法器,然后把大量的五牲裸品、酒、饭、纸钱、水果和冥衣物等搬置棚上,烧香点烛,由和尚或道士等神教人物登台诵经作法,举行施祭仪式。
仪式结束后把那些可以抛掷的祭品撒到孤棚下,让那些贫苦者抢拾,俗称抢孤。一些不能抛掷的祭品,则编号散发竹签牌子,由抢到签牌者对号领取祭品。
施孤正日,好些乡镇还演潮剧或纸影(木偶戏),用阳气压阴气,以吉祥冲邪恶。
既然是"鬼节",
那么就些这些禁忌需要注意了!
以下介绍民间鬼节的16大禁忌:
1、床头挂风铃
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
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拔脚毛
俗话说:「一支脚毛,管三个鬼」,所以脚毛越多的人鬼越不敢靠近。
4、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冥纸是烧给鬼魂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5、偷吃祭品
这些是属於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6、晚上晒衣服
当鬼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7、喊名字
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鬼记住你的名字。
8、游泳
此时鬼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9、榕树放在家门口
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鬼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
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1、靠墙
鬼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捡路边的钱
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
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
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鬼“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
鬼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麽鬼就会上床和的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饭中央
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他们来与你和齐享食物。
由于迷信鬼神,以前人们对七月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理,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深信夜幕降临之后,幽灵就会四处飘荡。许多家庭,不准孩子们夜间出家门,偶尔家中有人患了急症,往往怀疑冲撞恶鬼,于是祷神拜佛,祈求驱邪祛病。
据说那些“阴气重”、“阳光低”的人,也必须关在家里,这些人不仅夜间在外面要和鬼碰撞,还会白日见鬼。人们相信鬼的存在,对度鬼节也就更诚心了。
来源:网络
▼点下方蓝色文字看更多内容潮汕俗语故事:师公遇着鬼--无法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