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節,到底有多可怕

发布时间:2020-9-5 10:03:15   点击数:
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中元来自道教的称呼,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现代最常见的说法是:七月鬼门大开,百鬼夜行,所以现在一到鬼节的晚上大家都尽量闭门不出,以免撞鬼,甚至谈鬼色变。

唐代诗人李郢的《中元夜》里有句:“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可见曾经的中元节的晚上是很热闹的节日,而如今却成了神秘清冷,甚至让人心生恐惧的节日。我们一边崇尚着西方的“万圣节”,一边冷落着自己的“中元节”。

被逐渐边缘化了的中元节,其实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精神,这其中有多少是被我们遗忘的?!

普渡/博爱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每到中元节当天,

家家门前都会摆设酒肉水果,

举办祭祀活动,

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

同时也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

让无主孤魂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祭拜,

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

祭祀/仁孝

中元祭拜祖先,

缅怀先祖表达的是一种仁爱和孝道思想。

这些体现了儒释道文化的融合,

是中国传统中最基本的美德。

是慎重道远的“孝”和推己及人的“仁”。

现在的中元节应该跳脱“鬼”的角度,

去领悟仁孝互爱。

祭祖/思念

“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

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

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

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

这一天祭祖必须要供酒食、馐馔,

如待大宾,以物寄哀思,

同时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放河灯/善念

河汉微凉,秋蟾正洁。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

以及其他孤魂野鬼。

听说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

就可得托生。

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路,特别黑,

若没有灯是看不到路的。

所以活着的正人君子们以此善举

帮助那已故的冤魂怨鬼。

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

送花馍/祝福

送花馍在晋北地区最流行。

每个花馍的寓意都不同,

送给小辈的花馍是面羊,

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送给老辈的花馍是面人,

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

送给平辈的花馍是面鱼,

意喻连年有余。

这些面塑栩栩如生,

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

是用心灵手巧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送双羊/吉祥孝道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

就是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

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

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大多数人认为送羊这一风俗,

是来自“羊羔跪乳”的故事。

也有传说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每年送羊给外甥,

寓意让外甥时刻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从送活羊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跳钟馗/护佑

跳钟馗的习俗,

至迟在宋代已经见于文献记载了。

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

“自入此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

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

敲锣占鼓,沿门乞钱,俗呼‘打夜胡’,

亦驱傩之意也”。

跳钟馗是要借着钟馗的法力赶走

留连忘返在人间的鬼魂。

跳钟馗通常是在中元普渡以后,

一般民众都不敢在现场逗留,

以免被煞气冲到。

跳钟馗结束后,

中元祭礼就随着告一段落了。

为中元正名/虽为鬼节并不诡!

中元鬼节有许多禁忌自有它的说法和来历。只是如今的中元节仅剩下驱鬼一说,就连祭祖也鲜有人为,让人不免心生恐惧惶惶远离。

然而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最后也有句“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可见当时人们并不惧中元夜游。

中元节,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更何况“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鬼纵然可怕,但可怕的是人心!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20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