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原创美文中元节忧思

发布时间:2020-8-31 12:27:18   点击数: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47.html

中元节临近,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围墙边,随处可见一些群众放鞭炮烧纸钱,城市上空烟雾缭绕,不易扩散的烟尘使空气监测点PM10飙升,为了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很多基层干部不得不放弃节假日前去劝阻,并呼吁大家采取一些清洁环保的方式来祭奠祖先。在这座城市生活已有二十余载,眼看着中元节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日子慢慢演变成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也眼看着人们逐渐把烧纸钱的数量与排场作为一个家庭是否丰裕,后代是否孝顺的衡量标准。于是乎,在中元节前三日,城市大街小巷火光冲天,在一派喧闹之余不免生出一些恐惧之感。古人把中元节称之为“盂兰盆节”,源自目连救母的故事。“盂兰”的意思是解倒悬,即解救倒悬的痛苦。在七月十五这天,佛家一定要诵念《盂兰盆经》,超度众生。招魂祭祖、做法事道场和放河灯是中元节的三大习俗,中国古诗词里写作了大量描写中元风俗的诗词,为我们留下生动的节日生活画卷。“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月华清明的寺庙旁,美丽的女子在河边放荷灯,荷花灯在清凉的河水里飘荡,犹如一瓣瓣莲花在水中盛放。朵朵青莲犹如仙台,不断超渡流浪的亡魂回家。现在想来,古人这种祭祀方式远比现在简单粗暴的烧纸来得更有美感,也更清净环保。其实我想,古人的放灯也好,招魂也好,其实只不过寄寓了一颗朴素的初心:那就是希望我们死去的亲人能在世界的那端安好。而现代人以烧纸钱的方式祭祀,却生出许多的想法来:似乎烧的钱越多,先人就越高兴,就更会保佑自己发财升官,保佑子孙洪福齐天。如同易中天先生所说中国人信仰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崇尚“信则灵”,不灵就不信,信是为了灵,为了得到交换上的回报。而作为有信仰的印度教徒来说,他们的方式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死后通常火化,并在河边进行。骨灰直接撒入河中,不会葬入墓地。对印度教徒而言,死亡只是另一个轮回的入口。他们不畏惧死亡,重视来生及永恒不变的轮回。印度教徒在家不设神位,对祖先的祭祀多采用家祭和节日祭祀,死者忌日和各种宗教节日都是祭祀的日子。每逢死者忌日,家人会举行一种叫“沙拉达”的仪式来祭祀,参加仪式的人通过吃一种特制的米糕来缅怀故人。相比之下,不得不说他们的祭祀方式比我们单纯、生态、也先进许多。因此,在今天这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里,我不由盼望我们那些智慧的祖先,有人文精神的祖先能带我们重回那些温润如玉的时光,用他们曾经朴素的初心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模样;我也盼望,他们能以千年的文化传承,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真正的怀念,和信仰。

本文转载自“相信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20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