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当抗战胜利70周年遇上中元节,共同悼念战
中元节是纪念先祖的节日。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各位看官,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由来吗?
中元节其实是道教的叫法,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三元”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
佛教则将七月十五称为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据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尊者在得到神通后,用天眼看见自己死去的母亲在鬼道中饱受饥饿的折磨,自己设法却不得救,遂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并教目连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终于救出其母。后来佛祖便将七月十五的施食会命名为“盂兰盆会”,不仅仅是祭祀死去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连,藉以表彰他对母亲之孝道,并劝人尽孝。
老百姓俗称的鬼节,则来源另一个传说,相传地藏菩萨(也就是常说的阎王爷)不忍过世的母亲在阴朝地府受罪,在七月十五这天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放他母亲出来,谁知一开牢门,小鬼们便蜂拥而出跑到人间,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到了中元节,人们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还有些地方进行放水灯的活动。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所以,无论道教、佛教还是民间的传说,七月十五都有纪念先祖、寄托对死去的亲人的哀思在里面!
祭祀节日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但在我们纪念先人、缅怀先祖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祭祀革命先烈,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无论时间的长河如何流淌,冲刷不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思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万人。让我们在这个中元节共同悼念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军民!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9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让我们在屏息期待的同时,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