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党报各地不宜随意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精确目

发布时间:2016-4-21 20:43:33   点击数:

党报:各地不宜随意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精确目标"

各地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混合白癜风能否治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是好事,但企业发展有其本身规律,国企改革更是触及各个方面,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期望一挥而就。否则,极易导致市场行动“行政化”,即便目标实现,也会给未来发展留下“后遗症”  据统计,目前已有近20个省分出台国企改革方案,并提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长期目标。各地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是好事,许多方案体现的改革进取精神、内容翔实程度也得到了市场积极回应。不过,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热潮,更加需要对其中的细节做一些“冷思考”。  首先,多数省分出台的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乃至更高比例,还要打造数量不等的年营收超千亿元或资产超千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改革目标令人鼓舞,但历史和现实都提示我们:企业发展有其本身规律,国企改革更是触及各个方面,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期望一挥而就。尤其是未来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目标值、企业发展范围等,都很难由决策者主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观“计划”出来,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环境决定。因此,各地不宜随意制定“精确目标”,更不应抱着相互攀比的心态,脱离实际地提出一个难以实现的数字。否则,极易导致市场行动“行政化”,即便目标实现,也会给未来发展留下“后遗症”。更科学的做法应是,政府依照“法无制止则可为”的原则,放开更多领域的市场准入,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对等、法治条件下自主接触、谈判、合作。如此,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自然会到达应有水平,企业也不愁竞争实力提升。  其次,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通过让渡国有企业股权吸引非公资本参与经营。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项目选择上,倾向于选择效益相对较差的环节和领域,希望通过非公资本进入改变国企经营困局。这类改革思路忽视了非公资本利益要求,能否成功使人怀疑。在进一步放开民营资本准入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依照产业布局优化思路推动改革,而不是抱有“甩包袱”的毛病观念,凭主观臆想展开试点。当前,一些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一个重要缘由就是项目缺少吸引力,导致非公资本失去热情并产生顾虑。  实际上,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是为了解决国企发展问题,更是着眼于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经济运行效率。因此,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推动股权多元化,吸纳非公资本参与,从而优化国企公司治理,推动其做大做优做强;另一方面,只要互惠互利,国有资本也可主动参与到民营企业发展中来,以民营资本为主体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  另外,避免改革因急于求成导致国资流失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央已反复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应依照“一企一策”原则,科学公道制定落实方案。特别是从流程规范角度杜绝灰色空间十分必要,包括严格落实第三方评估、公然透明转让方式与进程、建立资产流失追究制度等。同时,一方面,国有资产监管理念也必须根据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真正做到从企业监管转向资产监管;另一方面,要顺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产权链条延伸需要,完善混合产权监管制度,规避因产权链条延伸产生的国资流失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1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