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为什么说七月中元读经诵经功德殊胜

发布时间:2020-6-26 20:33:36   点击数:
唐朝以后,“中元节”已经成为固定的节日名称,而道教的“三元斋”也被载入国家祀典,皇帝会在节日期间率文武百官参与道教法会,奉劝天下百姓在三元吉日期间礼谢天、地、水三官,并借此殊胜良机忏悔自己所犯的罪过。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唐六典》在包括中元节在内的三元期间,皇家除了率领文武百官参加道教法会之外,也会下令“崇玄馆”专门学习和讲解《道德经》《南华经》等道教经典。(注:“崇玄馆”,是唐朝官办的国家级道教学院)朕(唐玄宗)深惟复朴,将致无为,尝恐至理难明,元风未畅,不有时习,焉能化成。自今已后,每至三元日,宜令崇玄馆学士讲《道德》《南华》等诸经,群公百辟,咸就观礼。庶使轩冕之士,尽宏南郭之风;寰海之内,咸为大庭之俗。——《全唐文》其实,在中元读经并非唐朝的首创,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了七月长斋、诵经得福的道教传统。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箓白简,削死上生。——《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民间视七月为鬼月,却不知中元地官圣诞,实为玄门大庆之月,最适合持斋诵经,功德殊胜。

这是因为,上元祭祀祖先,下元修子孙福报,唯有中元与个人自身的关系最为密切。

七月即中元大庆之月也,故中及己身,诸天上生;名于白简,酆岱落死;籍于黑簿,身得神仙,位登天府。此独不言十月下元者,为上元上延祖考,中元中及己身,下元下逮子息。——[唐]薛幽栖:《灵宝度人经四注》学道之本,当先修中元,斋戒之法,赎罪谢过于太真,则书名玄图。——《三元品经》大地万物在七月成熟,正好相应于七月十五地官圣诞,所以中元又被视作地官考校世间善恶的日子,因而在七月持斋诵经,更能够与神明相感应,消除死籍,以得长生。七月为万物成功之际,于此长斋诵经,乘中元举善之格,故身得神仙,诸天书其姓名于金箓白简,削灭死籍,别注生名。——[南宋]青元真人《度人经注》所以《三官经》上也说,如果吾人能够在中元日诵读《三官经》,便能够与神灵感应,消罪免灾。若诵经者,至端阳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众,考校轻重等罪,俱一赦除。——《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上文通过引用经典,说明了七月中元持斋诵经的殊胜功德。

然后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诵读《道德经》《南华经》《度人经》,还是《三官经》呢?

哼哼,小孩子才做选择,本人表示:我全都要~

本文参考资料:杨颖:《宋代中元节俗研究》;雷伟平:《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赖全:《论道教三官信仰及其宗教象征意义》。1、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2、年内地初授箓试题(附参考答案)、看完了票房24亿的《哪咤之魔童降世》,你可知道“中坛元帅”是何人?4、如果你在七夕感到孤单,不妨复习下祖师大德的教诲5、要了解道教的“戊日”,必须看此长文——《“戊不朝真”略考》6、道教要我们济世利人,那房子车子票子咋整?7、《方伯误真人,一怒焚宝符》——以为烧了张假符,那知却召出金甲神将8、正一道士不知“正一”何解可不行9、正一神霄派法门五雷霹雳神威大10、雷部三十六将召合:一首满江红,满腔忠勇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ss/116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