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关于中元节,你真的了解吗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那你了解过中元节的由来吗?你知道中元节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吗?
节日由来:道家说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
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
天官赐福
生辰:正元十五
被称为上元节
乃庆元宵
地官
地官赦罪
生辰:七月十五
被称为中元节
祭祀先人
水官
水官解厄
生辰:十月十五
被称为下元节
乃寒食节,纪念贤人
传说
传说地官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河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节日由来:佛家说佛家把该节取名为盂兰盆节,据说盂兰盆节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举行“盂兰盆会”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
传说
目连救母
释迦牟尼的徒儿目连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故,由于挂念亡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亡魂。
中元节历史发展魏晋南北朝
盂兰盆会十分盛行。
唐朝
宫廷内仍盛行盂兰盆会。《唐六典》规定中尚署七月十五日进盂兰盆。出于政治需要,武则天极力倡导佛教。
明清时期
南方较为盛行盂兰盆会风俗。
20世纪20-40年代
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抗战胜利后,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
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20世纪60年代中期
“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
国内民间习俗国外民间习俗中元节传承的文化内涵文化传承
孝文化,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中元节由盂兰盆节发展而来,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讲求的是普渡众生,追求的是仁爱,于是孝道变成了佛教的重要内容之一。
崇拜载体
自古以来,中国都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信仰文化体系。先民的宗教信仰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当今有的学者把儒、释、道视为旧时中国的宗教,但这种观点在学术界仍有异议。
观念延续
鬼魂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之一,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神秘化理解。古人认为,人是灵与肉的组合体,灵与肉是相分离的,灵魂依附于肉体。生时表现为灵魂,死后成为鬼魂。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