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起源 >> 智资讯海南各地的中元节,我们都在吃些什么
?
中元节,民间常叫它“鬼节”,给这个节日添上了一些神秘和恐怖的意味。在我国各个地方中元节的节日风俗有很大的不同。在海南,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人们常常会在这天赶回家团聚,送寒衣,放天灯,祭拜祖先,烧纸施孤……但是,海南各个地方在今天吃的东西可大不一样哦!一起来看看吧~海口在海口市,人们常常会提前在博爱南路买好中元节的祭品,除了一些冥钱和纸祭品,还会买一些芋头和洋葱,用来祭拜祖先。传说是“因为芋头和洋葱根果圆固,祭拜先人能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而且在七月十五当天,在海口新坡镇这些地方几乎家家都会吃芋头,希望吃了祭拜了祖先的芋头也能得到祖先的庇佑。
琼海鸡屎藤是琼海名吃,进入七月,琼海每家每户都吃鸡屎藤粑仔的习俗。传说是因为鸡屎藤有股鸡屎味,而鬼厌恶秽物,所以人们在鬼节吃鸡屎藤是为了辟邪。先不论是否可以辟邪,鸡屎藤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止痛等功效,多吃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一样好吃的在七月必吃,那就是高粱粑,椰丝配红糖浆做成的馅,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儋州发糕是儋州人七月十五必备的食物,儋州话叫“yi”。把一份面粉、一份水和半份糖混合均匀叫少量酵母放置发酵,待大锅里的水烧开,把整盘面糊放进去蒸,蒸熟的发糕颜色发黄,松软香甜。
除了“yi”,常见的吃食还有面皮(和广东的河粉比较像),地瓜粉(用地瓜粉加矾混合成糊状,从一个漏斗漏到滚开的水中形成条状,和东北的红薯粉类似)还有米烂(舂捣泡水隔夜放置的米至迷糊,蒸半熟,再漏到开水中,类似桂林米线)。
万宁“苙”是根据海南话的谐音,海南方言叫做“lap”,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干粮,也是万宁礼纪镇黎灶村的代表美食之一,黎灶村民在七月必吃。做法是将糯米和椰子丝搅均匀塞入“苙”子里煮。“苙”形似小枕头的长方形,外壳用椰子叶或野菠萝叶编织而成,人们吃“苙”是为了把厄运解开。文昌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的正午,文昌全家老小都会围在一起吃方块椰子米饭,当地也叫“按杯”,这是一种用大米饭和着椰子丝等各种佐料,用特殊的方法做出来的一种米饭。作为传统节日,中远集传承的是海南各地的风俗和文化。每当这时,孩子们都从各个地方赶回老人身边,满堂儿孙,,一家团聚,其乐融融……今天,记得早点回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怎样可以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