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

发布时间:2016-3-16 10:41:15   点击数:

节日习俗:

清明节习俗是指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的祭奠先人的习惯风俗

踏青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扫墓祭祖

下一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关于中元节的图片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中元节上坟禁忌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1】【2】【3】【4】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山西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9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