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起源 >> 七月十五日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圣诞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在道教神系中,有几位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且神阶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灵,亦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
民众对于三官大帝的崇敬,乃源自于古代人对天、地、水自然界的崇拜,而至于「三官」的叫法,主要则是开始于东汉时期张角所创立的「五斗米教」。相传其可为民众消除灾难,治疗疾病,而方法则是将生病或想忏悔罪行的人,将其姓名及罪过悔意,写在三张纸上,一张放置于高山,或是烧成烟升上天,一张则埋入地下,最后一张,放沈入水中,这可能是对天、地、水,这「三官」最早的渊源。
「三官」,其实是三位合称一体的,主要就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等礼仪。《仪礼》的《觐礼》篇有:「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是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则为道教为信徒治病的经典;「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则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天官赐福: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管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
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管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
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合而成,总管水中的所有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人们对于自然神的崇拜,非常容易将其人格化,因而衍生出多种民间传说。有一种民间的说法,相传三官大地,是古代的尧、舜、禹三帝,由于这三人,对天下有莫大的贡献,因此死后就被封为天、地、水三帝,分别掌管三界,并治理民间,保护人民。
一说:三官起源于金、水、土三气。认为天地主生,地气主成,水气主化,而将金、土、水配以天、地、水三气,而为三官。
另有传说,三官是元始天尊有三个儿子,其神通非常广大,长子封为「紫微大帝」,次子则为「清虚大帝」,三子则为「洞阴大帝」,各掌管人间天、地、水各司之神。
又有一种传说是,此三子乃陈子祷与龙王三女所生,法力无边,故为元始天尊所封。
民间一般相信三界公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反映出民众对于自然界中的天、地、水之崇高地位,且家家户户于三元节皆会准备丰盛的祭品,祈求三官大帝赐福消灾解厄,及感谢其保佑平安顺遂。三官大帝的诞辰,分别是上元正月十五诞辰的天官大帝,中元七月十五日诞辰的地官大帝,下元十月十五日诞辰的水官大帝。奉命于民间治理民众,分别接受信众祈求赐福、赦罪及解厄。
而每逢「三元节」,即是祭祀三官大帝的重要日子,三元节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三官大帝的诞辰日,不管哪个节日,一般皆以三界公祭拜,祈求三官大帝赐予福气安康,解去厄运,免除灾难。而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三尊神像在庙的排列:天官一品紫微大帝祀于神龛内中央,地官二品清虚大帝祀于神龛内右侧,水官三品洞虚大帝,祀于神龛内左侧。
三官就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的合称,全名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在道教中地位仅次于玉皇上帝的神祇。三官能为人祈福、赦罪、解厄。
三官宝诰志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仔节,根据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说法,在中元节期间,阴间地府有很多无主的孤魂散鬼,长期是没人奉敬,久经饥饿,常于此时到民间寻找食物,为了不让这些孤魂散鬼到处骚扰,于是民间便于此日备办丰盛菜肴以及香烛、金纸、银服等等祭祀鬼神,故俗称“鬼仔节”。
又中国自古以来即有“事死如生”的传统风习。在古代,民间祭祖多在春季,而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祭祖一事便改在中元节进行。这个中元节,乃中国道教之中元节。
中元节之俗,远自汉代即已有之,虽然有各种说法,但是历代流传不衰,以至今日,已有两千年之历史矣。
传统中元节包含敬祖祀先和大做普度两项主要内容。而“鬼仔节”做普度的活动尤为隆重热闹。
中元节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动虽在七月十五日。
从七月初一日起,便是俗称的“鬼仔月”在这个月内男女不婚嫁,老人不祝寿,新屋不乔迁。如不幸有人于此月亡故者,如不停枢在堂,只能举行出殡仪式,而不举行“归虞”引魂仪式,因旧俗云“七月不引鬼入宅”。估计因七月乃普度之期,到处充斥游魂散鬼,如于此月举行引魂仪式,诚恐“家鬼”与散魂野鬼发生矛盾冲突。包括其他喜庆之事,也尽量避免在这个到处都是游魂散鬼的月令举行。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