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的由来习俗与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9-2-17 11:30:17   点击数:

中元节

也是俗称的鬼节、七月半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传说在中元节这天

地狱大门打开

阴间的鬼魂会被放出来

有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

无主的孤魂则四处游荡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

故而在七月

人们会举行设食祭祀活动

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

防止他们为祸人间

中元节由来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在人们眼中总有几分神秘色彩,尤其家里有长辈的话,对于农历七月十五更有百般禁忌,例如忌乱拍他人肩头,忌乱踩冥纸,忌说鬼字,忌捕捉蜻蜓及螽斯,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忌披头散发睡觉,晚上不可吹口哨,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床头不挂风铃等等。

(禁忌虽然含有迷信的成分,但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倒可信其有,不论灵验与否,可求心安。)

习俗与文化

普渡——博爱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中元曾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普渡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以酒肉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同时也普渡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让无主孤魂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祭拜,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

祭祀——仁孝

中元祭拜祖先,缅怀先祖表达的是一种仁爱和孝道思想,这些体现了儒释道文化的融合,是中国传统中最基本的美德,其核心就是慎重道远的“孝”和推己及人的“仁”。现在的中元节应该跳脱“鬼”的角度,去领悟仁孝互爱。

祭祖——思念

“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这一天祭祖必须要供酒食、馐馔,如待大宾,以物寄哀思,同时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放河灯——善念

河汉微凉,秋蟾正洁。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听说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条路,特别黑,若没有灯是看不到路的,所以活着的正人君子们以此善举帮助那已故的冤魂怨鬼。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

送花馍——祝福

送花馍在晋北地区最流行。每个花馍的寓意都不同,送给小辈的花馍是面羊,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哺乳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是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是面鱼,意喻连年有余。这些面塑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这种乡俗表现了淳朴善良的妇女们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送双羊——吉祥孝道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就是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大多数人认为送羊这一风俗是来自“羊羔跪乳”的故事。也有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每年送羊给外甥,寓意让外甥时刻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过去送活羊,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跳钟馗——护佑

跳钟馗的习俗,至迟在宋代已经见于文献记载了。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自入此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占鼓,沿门乞钱,俗呼‘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跳钟馗是要借着钟馗的法力赶走留连忘返再人间的鬼魂。通常是在中元普渡以后,跳钟馗时,一般民众都不敢在现场逗留,以免被煞气冲到。跳钟馗结束后,中元祭礼就随着告一段落了。

所以你看,中元节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哦~

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卫海风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110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