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人生最大一件事一

发布时间:2017-7-24 10:22:18   点击数:

前言

世间最悲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死亡。对于死亡的事情,没有一人不知道,也没有一人可能免。若是只知道死亡是悲哀痛苦,而不知去求修学佛法,出离三界,永免死亡,此岂不是空劳悲痛,无所利益?纵能求得法门,如不契机,有修无证,而仍在六道轮回,此也岂不是空劳悲痛,无所利益?于是我佛释迦世尊,在三千年前,于大集经中,早已说明:末法时代,亿亿个人,单仗自己戒定慧的力修行,少有一人能够除尽烦恼业惑,得证圣位道果;只有依信愿念佛法门,兼仗阿弥陀佛本誓愿力,求生西方,则可尽得度脱生死。又莲宗第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说:九界众生,离此念佛法门,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念佛法门,下不能普利群生。当知佛祖彻底悲心,深怜悯念我等末法时代众生,善根浅薄,智慧陋劣,不识时机,错用法门,有修无得,空费心力,误了一生,故为此说。

(一)生篇

.生苦

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修行道地经》、《佛说胞胎经》和《大宝积经》中描述了卵子的受精及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以七天为一个单位,共38周:

第一个七天胎儿象稀薄的乳酪,第二个七天象粘稠的乳酪,第三个七天象凝结的酥酪,第四个七天象肉块。当头和四肢初成之时,恰巧有风进入腹中,吹动胎儿的身体,六根即伸展开来。以后各七日逐渐生筋、通脉、理气、肉身增长……胎儿处在母亲的腹中,位于小肠等生藏下方,被装了食物的胃部向下压;位于大肠等熟藏上方,被装了尿液的膀胱向上挤。如果母亲吃多了,或者吃少了,胎儿都会受到感应,都会觉得不舒服。如果吃得太油腻,或者太干燥,太冷、太热、太咸、太淡、太苦、太酸、太甜、太辣等等,胎儿都会觉得不舒服。如果母亲行房事,或者走路走得太快,或者坐得笔直,或者坐久一点,躺久一点,或者跳上跳下,胎儿在里面都会觉得很痛苦。

第38周时,胎儿转身朝下,当胎儿被强迫挤过骨盆,他的感受恰如被拉过盆中小洞一般。如果开口太小,他也许就会因生不出来而胎死腹中。母亲与胎儿都可能在生产中死亡,即使他们都活了下来,也是经历了死亡一般的痛苦。婴儿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痛苦:生下来掉入床褥,好似掉落荆棘丛中;身上的不净物被擦拭时,犹如被活活地剥皮;被水洗净时,好似被荆棘鞭打;被抱去母亲的膝上时,犹如小鸟被老鹰衔走一般;被放在摇篮时,犹如被丢入污泥中一般;当婴儿饥渴、病痛时,他也只能啼哭。离开母体,逐渐长大,瞬间的快乐被生活中种种不如意淹没。

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冤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所求不得苦。无论大官小吏平民,都渴望得到富贵,即使家里有钱财,还要继续追求,并为此辛勤劳苦地追求不止。求到以后,又要想方设法令财富增长。没过多久,就开始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被人告发后,东窗事发,被囚车拉走,将要处死的时候,忧苦无量。

忧悲恼苦。人生在世,长寿者不过百岁,短命者胎死腹中。即使是长寿之人,活一百岁,一半时间被睡觉占去,剩下五十年;醉酒生病又去掉五年;十五岁之前愚痴懵懂,不知世事;年过八十,衰老迟钝,耳聋目盲,又少了二十年。这样一共减去九十年。在余下的十年当中,时常忧愁:天下纷乱时也忧愁;天下干旱时也忧愁;发大水也忧愁;下大雪也忧愁;家亲眷属生病也忧愁;担心失去持家的财物和谋生手段也忧愁;家人吃官司被关进牢狱,不知出期也忧愁;兄弟妻子远行未归也忧愁;居家贫寒没有衣食也忧愁;家人死亡没有钱财办丧葬也忧愁……如是种种忧悲,难得有快乐的时候,遇到逢年过节,亲友聚会应当欢乐,这时又涕泪相对。

.生从何来

人的生命是由父精母血以及业识的因缘和合而来。《大宝积经》第五十七卷《佛说入胎经》云:“中有现前,见为欲事……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中有”,就是中阴身。六道中任何一道的生命结束后,还没有再转生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时,这一段的生命状态统称为中阴身。如果等着入胎的中阴身,没有碰到男女两性的交合,那么也就无法受孕成胎。父母与中阴身之间业因果报成熟,即报恩、抱怨、讨债、还债四缘聚集才能出生。

由于无明,就会发生男女的性“行为”;发生之后,就有了“识”(父精母血的胎儿);有“识”之后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领受”的作用,在顺境晓得快乐,在逆境晓得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爱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人贪恋财货异性,而生出种种欲望。有了爱心,乃想尽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无明”究竟是什么?男贪女爱淫欲心。“万恶淫为首”,淫欲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业因。“爱不重不生娑婆”,这个爱就是情欲。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为伴侣,以情欲为归宿,以情欲为精神的寄托处,以情欲为人生的规范。所以众生又翻译为“有情”,众生没有智慧透视情欲的真相,因此对情欲充满了好奇心,产生强烈的迷惑好感,就想去尝试它,结果粘住了情欲,自以为情欲生活是正当的,是合法的,是名符其实的,就这样被情欲所束缚而不自知,因此尽造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业力”,这是佛教为解释宇宙人生一切因果现象而使用的一个中性名词。“业”就是“造作”,“力”就是“力量”、“力用”。由造作而产生的力量和作用,就叫作“业力”。业力,凡夫肉眼看不到,心地清净的人看得到。佛说业力有两种,一种叫“引业”,一种叫“满业”。“引业”是引到哪一道去投胎,所以人死了以后就换身体,灵魂再去找一个身体。找个身体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而是由业力牵引。这个业力是什么?说来说去都是执着。执着过去生中,那个人我很喜欢他,那个人我很讨厌他。儿女跟父母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满业”就是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所以我们虽然都得的人身,每个人一生富贵贫贱、健康长寿不相同,这是属于满业,就是修的这三种布施。布施用现在的话,就是为别人服务,服务的面愈大,福报就愈大。因此我们见到富贵的人用不着羡慕,我们没有这些富贵,过去没有修,我们如果要想得,要多修。如果修得很积极,认真努力地去修,不用等来生,这一生果报就现前。

3.科学的实证

世间上普通的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判断一切事物,但这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比如在看电影时,观众认为电影里人物的动作是那么活灵活现、连续不断的,但懂得一点电影原理的人们都知道,电影的放映实际上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串起来的,因为播放的速度很快,人的肉眼就觉察不出来了,误认为是连续的动作。又比如一个瓶子,在没有破碎之前,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瓶子,人们都会认为是完全同样的一个瓶子。但佛陀则告诉我们,它是在刹那刹那地变化坏灭!因此,人类的经验,往往就是对事物表层现象的一种虚假体验。对此,科学家们也有类似看法。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量子力学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物质能力,可是并不因它不可看见,我们就不能认识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学上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超过你的直接经验的。”

无数具有实证科学知识的人以为佛学就是宗教或迷信,殊不知众多世界著名科学家完全不这么看,他们非常清楚佛学是真正解构宇宙和生命真相的科学,为目前的实证科学进展远不能及。以我们俗人的眼光看,由于佛学是亲证而非实证(实验证实)得来,没有系统而完备的数学理论做支撑,导致逻辑上和思维方式上常常出现跳跃。但是事实上,年前佛陀创立的宇宙理论、时空理论、物质结构理论、质能转化理论、生命轮回理论等众多高深理论,正不断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

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及自然现象)与佛教中阿赖耶三细相的关系:一念不觉是业相(能量),转变为第二个现象,就是转相(信息),由信息又转变第三个现象,境界相。今天科学技术利用数学推断,利用仪器去观察,居然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居然发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宇宙的基础,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都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弥勒菩萨说一弹指30兆个细念,每个细念里头都有物质现象,“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头都有精神现象。德国科学家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发现物质现象。量子力学家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体,由基本的物质:粒子、量子、中微子聚集在一起,很快地生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分裂为电子,电子分裂为粒子,现在讲夸克,又讲到量子,还讲到中微子。中微子多大?00亿个中微子等於一个电子。中微子大概就是佛经上所讲的极微之微,最小的物质现象(中微子)里包含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即心理。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不能分离,是一不是二。

美国修?兰博士用意念法治病:古老夏威夷土著治疗的方法,叫“欧荷波诺波诺大我意识法”。治疗的方法非常简单,用观想的功夫,不需要和病人见面。他要的资料很简单:第一个,你的名字;第二个,出生年、月、日;第三个,你现在住在哪里,住址;第四个,病历。就要这四样,他每一天做半个小时,观想这个病人跟自己是一体的,把病人跟自己融成一体,这就是自、他不二。他用清净心把这些病毒清除,四句口诀:第一句,“对不起”;第二句,“请原谅”;第三句,“谢谢你”;第四句,“我爱你”。就这四句,念半个小时,连续做30天,病就好了。他自己病好了,对方病也好了,不用打针吃药,什么都不需要。这是什么?自己身心清净,没有妄念,知道整个宇宙一切法跟自己是一体,就产生这么大的效果。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欧荷波诺波诺大我意识法”在水结晶实验中的结果,水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水是矿物,它会看,它会听,它会懂得人的意思,而且随著人的念头——善念、恶念、正念、邪念——反应出来的色相不一样。

西方现代科学“濒死体验”实验成果——内华达大学的教授雷蒙?穆迪博士在97年到年之间,通过对于50个濒死体验的病例来进行研究归纳,发表了一篇著作,叫做《生命之后的生命》,发表在年,证实灵魂的存在。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著名精神心理学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调查研究7-岁孩子,记忆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事情,经过调查核实,证实确实存在轮回。

科学家尤智表说:“科学和佛教真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他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而达到无上的正觉。可惜现代的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凡有关于心的部分,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盏慧灯,不足以破除迷暗。”一个社会,仅仅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仍是远远不够的,就象一个人,只是腰缠万贯而缺少思想道德的修养仍会被世人认为病态一样。现代社会只注重发展物质,而忽视精神的升华,甚至会背离人们起初的良好愿望而自吞苦果。如现代高科技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就为人类增加了许多恐怖与痛苦。科学家们只在其领域里从事研究,而不考虑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危害,便是缺乏慈悲的表现。当没有慈悲的人掌握了这些高杀伤率的武器时,局部甚至全部人类的灭顶之灾就会随时降临。而佛教的慈悲精神与之恰恰相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更是大慈大悲,即以真挚的爱心与忘我的精神来救护、普度一切众生。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录》中也赞扬佛教“以牺牲为主,救济众生”。

4.堕胎婴灵

全球每年人流人次为到万,人数超过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人数总和。中国每年堕胎数量世界第一,约为万例,占全球每年堕胎数量的四分之一。

大部分的堕胎是在前个星期内进行的。胎儿仍然很小,可以用一个强力的抽吸器把他吸出,这个抽吸器的能力是普通家用吸尘机的5倍,这个方法叫做“抽吸割除术”。抽吸器的力量撕裂或者绞拧胎儿的身体,将肢体逐部撕开,直至只剩下头部来。胎儿的头部太大,不能从吸管中通过,所以堕胎的人需要用钳子插入子宫内,攫获这个单独漂浮的头部,然后将它钳碎,直至能够通过抽吸管,那么头部也就被挪走。基本上,胎儿是被砍碎,然后用抽吸器吸出,出来的时候只是一堆肉碎。另一个堕胎程序叫做“扩张和吸取”。这个程序通常用在第四到第八个月。子宫颈被扩大,插入子宫的不是抽吸器,却是手术钳(好象大工具钳),把胎儿的身体夹着,逐部拧掉,一块一块地取出,然后将脊骨和头颅骨压碎拔出。

那些被残忍堕掉的小天使们都去哪里了?他们都过得好吗?会不会受冻挨饿,被欺负呢?还是这些婴灵们仍在世间游荡呢?亦或是堕掉后就真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

事实真相是——被堕胎后可怜的婴灵们就已无家可归了!他们只能在人世间游荡,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又冷又饿,还备受那些孤魂野鬼的欺负,因为他们太小了,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从此以后每天都在经历被堕胎的过程,重新在肚子中被钳子拔出来,重新再死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堕胎的孩子死后,有中阴身,动手术的医生,把钳子放在孩子的头上,孩子的头上就天天背着个钳子;堕胎的孩子浑身血淋淋的,每天不停的流血。堕胎婴灵死后,每天都要到一个很大的山上去看妈妈,嘴里不停的喊“妈妈”,可是妈妈听不见他喊;每天他都在石头逢里躲着,每当他的妈妈,在家睡在温暖的被子里,他却在挨冻;堕胎婴灵所处的空间没有太阳,没有电,很多的恶鬼和魔抓他们,看见就吃他们,身体重复的死亡,被分离支解,然后还要挨饿,还要躲着恶鬼。

就这样游荡着,煎熬着长大,直到三年之后,他们开始懂事了!也就是3到6年这段时间,他们会找到自己的父母,日夜依附在父母身边,进而有所要求,寻求父母的呵护与温暖,但我们并不知道有这回事。6到年这期间,是最顽皮捣蛋时期,他们因为长久得不到父母的弥补,便产生了怨气,在家中搞破坏。比如:家里会发出莫名其妙的叮叮咚咚撞击声;他们会欺负自己的幼小弟妹,让幼小的弟妹无缘无故地哭闹不止;他们破坏父母之间的感情,让父母争吵,直至父母感情破裂。到6年这期间,最容易阻挡父母的财运,婴灵会在父母前往寺庙参拜时,跟随前往并处处伸冤,使父母无法得到神佛的庇佑,造成很多父母无形中得病痛;他们也阻碍父母事业上的发展,严重阻挡财路。婴灵会不择手段地报复将自己杀害的父母!

佛经上说:“多生累劫想要托胎得一个人身,犹如“豌豆撒壁”、“盲龟值浮木”那么难,可见那些被堕掉的婴灵他们的哀怨有多么深重!古时候是男人杀人多,因为要上战场打仗;现在是女人杀人多,因为要堕胎。事实上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共业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被堕的是男孩,则会纠缠母亲;如果是女孩,则会纠缠父亲。而且婴灵还会随着时间慢慢地长大,他们报复父母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化解堕胎冤业千万不要有赶孩子走的想法,是父母要给孩子补偿爱,给自己一个赎罪的机会,而不是诵经回向让孩子走。由于父母和孩子业力的关系,只有用真诚心去心疼孩子,用真诚心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的心里得到满足,孩子才能原谅。如能为了孩子而开始学习佛法,诵经念佛回向给孩子,为孩子做功德(放生、印经、为法界众生播经、助念等),更能引导孩子放下怨恨,修学佛法,福慧增长,往生极乐,早证菩提。这才是对他们最圆满的化解、补救方法。

(二)老篇.老苦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遗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规律?

一是盛色衰退。人老之后青春容颜衰退,腰弯成了弓,头发花白,额头就象用久了的砧板,布满了皱纹,颧骨突出,脸上出现黑斑,形容枯槁、没有光色,牙齿脱落等。人人都幻想自己能青春永驻,所以老来盛色衰退时,便有一种无法面对的痛苦。

二是气力衰退。人老之后气力衰退,坐下时如挂着的袋子突然断了绳索;站起时犹如拔树,异常艰难;语言迟钝,行走缓慢等等。

三是诸根衰退。人老后诸根衰退,无法看清远处和细微的东西,连看书也困难,需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老人耳根衰退后,在他耳边大声说话,他才能稍稍听清楚;舌根衰退后,已分辨不出各种味道;牙齿也一颗颗掉落,无法咀嚼食物;老人意根衰退,导致记忆力严重退失、念力损减,所以往往才刚说过的事情转身就忘,遇见熟人却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想不起来自己将东西放在何处。

四是受用境界衰退。人老后受用境界衰退,所受用的饮食等难以消化,又没有能力受用色声香味触等欲尘。比如,老人没有能力听声音、看色法、用心思惟等。一般世间老人五根功能衰退,虽然心里还是非常羡慕五欲的享受,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是寿量衰退。人老之后寿量减少,一生大半的寿命已经用尽,很快就会趋于死亡。老人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不堪老苦,希望早日结束这不悦意的人生,另一方面又总是害怕死亡到来。这就是老人的痛苦。

学习老苦之后就应知道,凡夫出生之后,就注定了老苦的降临,所以我们必须出离轮回。实际上,年老时显现的衰相,都是在对我们显露轮回本质是苦的真相。如果能对此苦深入观察,就会发现,除了走解脱道,别无选择。同时,年轻人也要警策自己,趁现在气力旺盛、条件具足之时,及时把握这一段宝贵的黄金时期,不要将精力用偏了。否则,老来气力衰退,行动不便时,再要修行就非常困难了。比如,车子好的时候,不向既定的目标奋发前进,一旦车子的引擎、轮胎等都已磨损时,就无法再行进了。所以,今生既已获得难得之人身,又能修持佛法,就应趁年轻精力充沛时,全力以赴积累解脱资粮。

.中国老龄化现状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中国,现在越来越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中国在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在00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从年到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6亿增长到.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0.%提高到.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占总人口的7.7%;到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万,占老年人口的.78%。

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

3.空巢老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







































鐧界櫆椋庡湪绾垮挩璇?
鐧界櫆椋庣棁鐘舵湁閭d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85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