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话鬼为什么我们的鬼节不好玩

发布时间:2017-2-13 19:20:38   点击数: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即元宵节,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即鬼节,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即寒食节。中元节是阴历7月15日,部分地区是7月14日。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在现代,我们偏向于过热闹的团圆的节日,这种冷清的节日传统,渐渐也成为了全家聚在一起的形式,今日,美乔就来讲讲,这“七月半,鬼门开”的节日。

一、

提到中元节,很多小朋友都不熟悉,家长们也不愿意过多向孩子解释,“冷清”应该算是这个节日的代名词了,殊不知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并为三官大帝的节日: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这三个节日把人生的三大祈愿拜托给了神明。

二、

中国的鬼节,提起,就想到烧纸钱,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母亲带我去丁字路口烧纸钱,然后卷起一阵风就把纸钱吹的到处飘散,我拿手去抓,母亲赶紧阻止我,说这是爷爷奶奶来拿月子钱啦~他们想尽量让这件事情我能够理解,并且轻松的接受,后来想想,我是听了这个说法,才哆嗦了一下。不为别的,就为了母亲眼里的敬畏,或者,是惧怕。

三、

国外的鬼节,更像是在“过节”。

西方国家的万圣节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ortreat”,这习俗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巫术,黑猫,怪物是国外鬼节的代名词。

泰国鬼节是纪念泰国王子PrinceVessandorn,于六月中旬在黎府举行,主要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

日本的盂兰盆节,与中国鬼节类似,但保留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但后面的发展与中国不同,这是由于日语的鬼魂主要是指“怨灵”。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现在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四、

中国为什么没有节日的盛大,反而显得阴森凄清?

美乔看来,有两种原因,古代驱魔的形式决定,还有对鬼魂的敬畏。

中国古代驱魔的两种形式,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祭”,和民间的“傩”,傩戏像俗称的跳大神,在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文化更新中慢慢被抛弃掉了,而更偏向于贵族形式祭奠节日。

另外一方面,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底层人民的主要精力放在耕作上,过节也比较简单。而现在保留下中元节多来自于统治阶级。

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中元节,讲究的是赦罪,地官大赦群鬼,对于赦罪的敬畏感,统治阶级比普通老百姓更甚。也就是心里的"鬼"更多。因此敬畏感也就更加强烈,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的中元节保留下来的传统庆祝形式多是文艺的放河灯,吃鸭肉,焚纸锭,还要在大街上放馒头等主食,喂食孤魂野鬼。

五、

中国的中元节没意思,也不盛大,还有一个原因:中国人强调一身正气,不崇拜怪力乱神。

装神弄鬼是一种下意识的鬼神崇拜。崇尚超自然的力量使得国外的种种鬼节传统中都有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化装成鬼怪游行聚众舞蹈。目的有两个:吓走鬼怪,克服内心的恐惧以及与鬼怪同质化,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活得他们的力量。而这两种心态在中国的中元节中是不具备的,因此,中元节很难“热闹”起来。

六、

中国的“鬼”文化丰富多彩,从由于其形成背景的特殊性,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与其它地域的鬼文化根本不同的突出特征。从地域上看,光是过中元节的方式各地就有大不同:

山东省: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河北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上海:七宝古镇举行中元节“兰盆盛会”,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福建省: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妈热”、“送纸”、“金粿”等习俗。广东省:曲江县猺族人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作“架桥”。广西省: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鬼节,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饭”;其过程繁杂严肃是当地仪式最为复杂的节日,是当地人相当重视的节日,其重视程度是除春节(当地观念中元宵节也属于春节,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样重要的节日。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云南省: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湖南省: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

湖北省: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七、

更有祖先留下中元节的各种禁忌,供我们参考研究,具体禁忌,请看中午51听推送:

中元节你知道这些注意事项吗?

最后,美乔祝大家,中元节快乐!以虔诚之心祭鬼!

本文为“51听”原创首发,

作者:美乔

部分知识来源于百度。

需转载请联系“51听”获取授权,

严禁私自转载,违者必究。

我过的就是不好,你们满意了?

男人在何时怀疑妻子有外遇?深度分析

各朝灭亡原因大盘点!(为孩子收藏)

点击上方蓝字,查看相关好文









































白癜风治疗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6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