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驴友祖师爷徐霞客nbsp做一个真正
他是十七世纪中国的户外大咖
被称为“千古奇人”
不仅因为他徒步旅行的精神可嘉
更难能可贵的是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穷游“
便是最先由他发扬光大
作为中国最出名的驴友
这人是谁?
我会告诉你,他就是是徐霞客!
来源:知泓卫神马(zhihongziranjiaoyu)
原文有删减,转载请务必联系原作者授权。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
足迹遍历全中国,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
徐霞客有三分之一的生命都在路上,堪称史上最牛的驴友。他走过中国这么多地方,你都去过几个?
少年时代羊爸虎妈造英才,土豪世家出奇人▌富庶家世,半道中落,父母重振家业
徐霞客(年1月5日-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声,霞客是他的号。徐霞客出生在明代直隶江阴马镇(今江苏江阴徐霞客镇)的土豪世家,祖上大多是读书人,曾做过高官,称得上是书香门弟。
可惜到祖父徐衍芳这一代,家道中落。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为人本份,励精图治,与妻子一起艰难创业,使家道中兴,并修建乡间别墅过起低调生活。
徐有勉隐迹田园,经常带着三五家童,或乘扁舟,或坐轿,往来苏杭之间,观赏湖光山色,品评甘泉新茗,悠然自得,旁若无人。
徐霞客在父亲熏陶下,从小就酷爱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书籍。书中的一切深深打动着他幼小的心灵。可他毕竟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祖上几代为官。
他也不得不走上科举之路,15岁那年应童子试,可惜名落孙山。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勉强,而是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徐霞客祖上有座万卷藏书楼,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凡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对答如流。
后来,家中藏书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就到处搜集没见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哪怕脱掉身上的衣服也要换来。
▌无意功名,受强权欺压的羊爸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字思安,号豫庵。有人劝他捐资买官,他掉头就走,不予答理。
他认为儿子徐霞客眉宇之间有烟霞之气,读书好客,可继承自己的志趣,不愿意徐霞客与达官贵人之流为伍。可见他不仅自己绝意宦途,也不希望儿子追求功名利禄。
徐有勉不仅不愿做官,而且讨厌与达官贵人打交道。当时梁溪(今无锡)有两个声名显赫的官僚秦中丞、侯司谏曾慕名多次前来拜访。徐有勉只要听说他们来了,就躲进丛竹之中,然后乘扁舟入太湖,飘然而去。
他一介布衣,傲视权贵,因此屡遭豪强欺负,几次被气得昏厥,讲不出话。有一次,遇盗而逃到无锡躲避,骑马回家时坠人河流,从此瘸了一只脚,要依靠拐杖走路,他还自我解嘲说:“吾与葛跛有缘,且可汰一童扶掖。
”晚年再次被盗所困,不久即病逝,享年60岁。父亲去世时,徐霞客年仅18岁,羊爸的人品性格以及不幸遭遇在他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勤勉达观,助儿出游的虎妈
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算得上一位真正的虎妈——她眼光独到、胸襟宽阔,具有远见卓识。徐霞客的父亲不事稼穑,徐家得以复兴,主要得力于徐母。
她精于纺织,织出的布匹“能与丝绸媲美”,能卖出丝绸的价格。她行事干练,带着家中女仆,开起纺织手工作坊,用那与丝绸一样细密的布匹挽救着徐家的命运,成就了儿子的伟大梦想。
徐父去世时,徐母已过年花甲,而徐霞客才18岁。按封建社会“父母在,不远游”和“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渊”等礼教。
以及徐霞客早年丧妻,留下一个3岁儿子,需要照顾这些情况,即使徐霞客的出游愿望再强烈,也不好向母亲开口。然而,徐母却鼓励他离家旅行,去完成遍游神州壮丽河山的宏愿。
她激励儿子说:“身为男子,志在四方,羁留家园,一如篱内小鸡,车辕小马。”徐霞客得到母亲的支持,坚定了他旅行考察的决心,22岁那年第一次出游太湖。
临行前,母亲为他整理行装,还特意为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如果说,徐母的贤达明理、乐善好施、勤俭谦让等尚属传统“妇道妇德”,那么,在对待徐霞客远游这件事上,王孺人这位虎妈表现出来的开阔胸襟至今仍令人景仰。
青年时代继承父亲遗愿,无悔走遍天涯▌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定方而往,如期而还
游历生活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万历35年(),22岁的徐霞客从家乡出发,乘舟经京杭大运河入太湖,登眺东、西洞庭山,访西山灵威丈人遗迹林屋洞(道教第九洞天),浏览了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听松坊和寄畅园,这是有记载的徐霞客一生的第一次出游活动。
万历四十一年(),28岁的徐霞客偕江阴莲舟和尚于3月出发,进行浙东游,游历了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富春江、天目山等地。以温州攀登雁荡山最为惊悚。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
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
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斗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
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接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援,终于爬上了崖顶。
这一阶段,徐霞客主要游历较近的地方,重点放在研读地理文化遗产,虽曾记有游记,可惜都已轶散不见。
如今,徐霞客所游历的这些线路,都已被现代旅游业开发利用整合,成为“徐霞客旅游线”,并包含若干条区域性线路。我们所熟知的南京城墙、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明孝陵、黄山、都是徐霞客青年时期旅行考察发现的旅游胜地。
▌每次游历回家,与母亲详细讲述旅行的惊险经历
徐霞客与母亲约定,在春草初萌时出游,在秋叶染霜时归来,20年间,足迹几遍天下而无不如期而返。
徐霞客每次归来,都以琪花瑶草碧藕雪桃之类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并为母亲讲天地之广大、流水之奇险,以及土风之异、灵怪窟宅之渺。
听的人都吓得张口结舌,直冒冷汗,徐母却反而感到非常愉快,煮蒲烹茶,为儿子庆贺,并鼓励儿子要不畏艰险,继续前进。
其实,母亲是十分思念只身在外的儿子的,也希望儿子能留在自己身边。曾有一次,徐母听到儿子夜归叫门之声,竟高兴得顾不上点灯,乱束腰裙,急忙去开门。
年,徐母已80高龄,为了减轻儿子出游时对她的挂念,还特地陪同儿子一道游览了荆溪和勾曲。
并且总是走在儿子前面,用行动表明她还康健、无需牵挂,让儿子放心出门。
两年后,徐母与世长辞。
中年时代踏遍万里“西游”路,了解中原名山志▌登中岳,历尽艰险
徐霞客的家乡江阴在我国东部地区,从地理方位上讲,他的旅行是真正的“西游”。
他游历的第二阶段为29岁()至48岁()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诸名山。
天启3年(),徐霞客38岁,在登上嵩山的太室绝顶万岁峰后,将要下山时,只见周围云雾缭绕,辨不清方向。
他就向打柴人询问下山道路,打柴人告诉他说:“走正道要20里,如果从西沟顺山坡滑下,可省一半路,只是路非常险峻。”越往下,崖势越雄壮。
山势越来越陡,徐霞客也越滑越快,连停也停不住,他的处境十分危险,稍一疏忽,就可能滚下山去。
就这样,一个峡谷走完,又转到另一个峡谷,无法向旁边看一眼,脚也无法休息。他一直顺着两山沟底向下滑了10里,才出了峡谷抵达平地,上了正路。
这时徐霞客已累得汗流浃背,衣服被山间的树枝划得成了布条,身上也满是伤口,两腿连站都站不起来。但他为自己发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嵩山西沟险峻的山路露出了笑容。
▌上北岳,不畏荆棘
在登北岳恒山山顶时,徐霞客调查出上山的两条路,其一是从北岳殿右边登山,这里有一石窟依山成室,室中群仙环列,略无空隙,称作会仙台。
另一条便是绕过岳殿东边,有一断崖处,野草丛生,高达千尺,人称为登顶便道。徐霞客选取后一条路,于是脱去长衣,攀缘而上。约走二里,方出危崖,仰望绝顶,也不过走了一半路程。
前边路途,依然是“满山短树蒙密,槎伢枯竹”,这些短树枯竹能钩破衣领,一经攀缘践踩,便会齐根断折,连人带树滚下去,“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像所有探险家一样,徐霞客“益鼓勇上”,终于走出了荆棘丛生的崖间小路,登上了“未曾置足”的北岳之巅,了却其平生所愿。
▌爬黄山,破冰除雪
徐霞客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
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
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
他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
最后远行西南之游,险象环生,死里逃生▌湘江遇盗,三进衡州府钱物尽失
崇祯九年(年)正月十一日,徐霞客由江西新县进入湖广长沙府茶陵州,十九日入衡州府界。
他一路步行,到太平寺改水路,下米水,达湘江,从衡山县城登岸。此后在衡山流连忘返,通过多角度多线路的考察,基本弄清了衡山的主脉。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就是发生在此次出游中。
一个雨后放晴的夜晚,月上东山,徐霞客来到舱外,观赏着月光下的山形水色,精神顿觉爽朗异常。
正当乘客们尽兴之后上床休息时,忽然喊杀声骤起,一群强盗窜上船来,一时火炬乱晃,刀光剑影交错,大难降临船上。这时,只见一个人飞身跳入水中,逆流而行,躲进了别的船里。
这个跳水的人,年约五十开外,身材修长,看上去精力旺盛,行动敏捷,他就是徐霞客。这次遇盗,混乱逃生时,徐霞客的好友艾行可落水身亡,仆人顾行身中四刀受重伤,好友静闻和尚失踪,对徐霞客打击很大。
▌死里逃生,得到友人相助继续未完的旅途
遭到这番洗劫,一贫如洗的徐霞客,只得返回衡州筹措旅费。幸而与静闻重逢,才得知静闻为保护血写的经书冒死留在船中,抢救了一些衣物和书籍资料。
当衡州的朋友劝徐霞客返回故乡时,他坚定地说:“如果遇到这点挫折就回去,即便筹足了旅费,我的妻子儿女也不会同意我再出来冒这样的险。
我肩上背着挖土的工具,什么地方不能埋我的骨头?”徐霞客不为困难所动摇的决心,最终感动了他的“他乡故知”金祥甫及衡阳当地人戴宇完、刘明宇,徐霞客以家中田产为抵押,从金祥甫处借得“二十金”,于三月十四日重新踏上旅程,经过十天旅程,于三月十三日抵达湖南永州。
▌身患“骤疾”,卧游浯溪挖掘湘南美景
徐霞客楚游,正值明末动乱,土匪山盗贼横行,山田荒芜,旅途生活险象丛生,其时又正值湘南的雨水季节,不得不经常“踯躅泥途”、“身无干纱”。
由于民不聊生,晚上投宿常被拒之门外,经常与猪牛共处一室,有时没有办法,只得住岩洞,甚至露宿山野,在风雨中度过饥寒交迫的夜晚。
此时的徐霞客,已进入暮年,经常“骤疾”、“病体不堪”,而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却愈艰难愈向前。
到达永州,在这个充斥农民武装分子的南蛮之地,徐霞客还是抱着病体登浯溪观赏摩崖碑刻,寻访了柳宗元“永州八记”遗迹,考察了九凝山。
后来病得卧床不起,仍坚持卧舟二度考察浯溪胜境,并给予高度评价。
▌西行鸡足山,千里负骨为一诺
徐霞客西南游之初,有好友静闻和尚相伴,静闻在湘江遇盗时身负重伤,不久去世,徐霞客带上他的骨灰继续南行,进入广西、云南。
到云南,一直跟随他的家仆顾行最终也携款潜逃,卷走了丽江土司送给徐霞客的“黑香白镪十两、黄金四两”。
年除夕前四日,徐霞客抵达云南大理。除夕之夜,在鸡足山僧房,凭窗看熠熠星光下朝山进香者彻夜荧然不绝的火光,感叹曰:“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徐霞客的鸡足山之行,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一圆莫逆之交静闻的弘愿。静闻是南京迎福寺的一名和尚,与徐霞客一起出游前发下弘愿,要将自己20年刺血写就的《法华经》供予鸡足山。
他们过湘江遇强盗,静闻因拼死护住《法华经》而受伤,到了南宁崇善寺时生命已垂危,圆寂前求徐霞客把他的骨灰和《法华经》带到鸡足山,留下“我志不得达,死愿归骨于鸡足山”的愿望。
晚年时光坚持每天写“微博”,终成游记大V▌坚持每天晚上写游记,从不间断
徐霞客常常一天跋涉百余里,不管晚上寄居在荒村野寺之中,或是露宿在残垣老树之下,他都要点起油灯,燃起篝火,坚持把当天考察的收获记录、更新,真像一位痴迷的“博客达人”。
他写下的游记有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虽然只剩60万字,仍向后人展现了他广阔范围的考察记实,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地理风貌。
▌临终手握考察带回的石头,对儿子说此生无悔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
崇祯十年()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主要游历了我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至年重新返回家乡。
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手里还紧紧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怀想着自己一生的逍遥游,对儿子说“此生无悔”。
▌飘摇乱世,徐霞客后人没落
在徐霞客去世后,徐家当时在江阴也还算名门望族,与多少社会名流有着来往,有着雄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实力。
但是让背包君遗憾的是,在徐霞客死后不久,整个家庭受到了二次重大的打击,使得整个家庭及其家族很快衰落了。
徐霞客在鸡足山曾为好友唐泰后继无人而忧虑,他对自己儿孙的期望可想而知。徐霞客认为,男儿应当有青云之志,立功万里。
当初,徐霞客的第一个孙子徐建极出生时,当天,徐霞客同时收到了好友文震孟、陈仁锡、黄道周等五位翰林的书信,非常高兴,说:“是儿必能光大吾家。”
年中元节,江阴城处于一片腥风血雨之中,数十万清兵正围住了小小的江阴城,江阴历史最惨烈的一幕正在上演。
这时江阴的乡下也极不平静,一场席卷江南各地的奴变正在展开,房屋被烧、田契被毁、地主被杀。
徐霞客家族,这个在江南地区存在了上百年历史的大家族,迎来了家族史上最大的一次打击,在这次打击之后,进一步走向衰落,从缙绅地主变成自耕农。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裁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徐霞客游记》是中华“绿色经典”,并被英、意、法、日、韩等几十个国家翻译出版。
其中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主要按日记述其~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为数不少,但像徐霞客这样毫无功利目的,在完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的情况下,靠变卖家产、沿途求友,甚至被迫卖衣易食地进行游历考察的,却极为鲜见。
人们为了纪念徐霞客,将他的家乡马镇改名为徐霞客镇,并开放了徐霞客公园和徐霞客故居,把《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他本人也被人们尊为“游圣”,列为中华40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徐霞客以生命作实践,神游九洲,用无怨无悔的一生,给后世留下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背包君特别的佩服和感动!
给我们的思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徐霞客远行的意义
没有资助,没有承认(至少生前没有),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
究竟为了什么?
背包君(beibaojunzs)很疑惑,很不解,于是想起另一个故事。
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爬?他总不回答,于是记者总问,终于有一次,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
因为它(指珠峰),就在那里!
因为它就在那里。
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抽久了,就需要理由了。
正如徐霞客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用脚思想,登高行远的典范
背包君觉得,徐霞客是特立独行的旅行家,如何突出他在历史文化上的独特性呢?我想了一个词,是徐霞客“用脚思想”。
说他用脚思想,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他的思想讲究验证,与实证科学的逻辑脉络相近,是和他“行万里路”的经历有关的。
徐霞客实证思想的来源,就是一双走遍千山万水的脚,不管山高路远,不顾艰难险阻,不畏风霜雨露,不怕毒蛇猛兽,一路向前。
徐霞客策划西南远游的时候,曾写信给陈继儒,说出他的毕生志愿,就是要用自己的一双脚掌,拼死探知中国山川大地的地理真相。他说,“尝恨上无以穷天文之杳渺,下无以研性命之深微,中无以砥世俗之纷沓,唯此高深之间,可以目摭而足析。
”徐霞客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排除了对宇宙奥秘的玄想、对心性精微的探索、对世俗红尘的纷杂诱惑,定位在“目摭而足析”,就是张大游历者的眼睛,用脚来分析思想。
徐霞客用脚思想,与古代大多数知识人不同,却也并不违背中国文化传统。《中庸》就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徐霞客能够行远登高,可算是儒者的最高典范。
附:徐霞客生平年表
按照徐霞客好友陈函辉写的《霞客徐先生墓志铭》与近代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徐霞客先生年谱》,徐霞客的游踪遍布大江南北,深入西南边区,从一六〇七年开始游历山川大地,大概情况如下: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游历太湖,登眺东洞庭山、西洞庭山。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游历齐鲁燕冀,上泰山,拜访孔孟故里,入北京。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游历浙东,渡海至珞珈山(普陀山),南游天台山、雁荡山、青田石门、缙云仙都峰。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至万历四十三年乙卯(-):游历南京、扬州,以及江南各地。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春初游历黄山、齐云山,夏季武夷山,秋天访浙东绍兴一带名胜,游杭州西湖。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游历宜兴善权(善卷)洞、张公洞等地。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秋天到九江,游庐山,遍历五老峰,再游齐云山、黄山,登九华山。
泰昌元年庚申():游历浙江,溯钱塘江,游衢州江郎山,至福建仙游九鲤湖,观九漈瀑布。
天启三年癸亥():由徐州、开封,登嵩山,宿少林寺。经潼关,登华山,再翻越秦岭,沿丹江南下,至太和山(武当山)。
天启四年甲子():是年徐霞客母八十岁,奉母游常州荆溪、句曲(茅山)。
天启五年乙丑():是年母卒,家居守孝三年。
崇祯元年戊辰():由浙江江山,越仙霞岭入福建。经蒲城、建宁、延平(南平)、永安、漳平,到漳州。于漳浦访丧母守制的黄道周。再南下广东,访郑鄤于罗浮。
崇祯二年己巳():游北京,登蓟州盘山。
崇祯三年庚午():二月访郑鄤于常州,至丹阳见黄道周。七月再游福建,过仙霞岭,经延平、沙县、永安,到漳州。
崇祯四年辛未():到苏州访文震孟。
崇祯五年壬申():三月再游天台、雁荡,四月底三游雁荡。七月与黄道周游太湖洞庭山。
崇祯六年癸酉():自北京赴五台山,游恒山。秋天三访漳州,与黄道周相聚。
崇祯九年丙子():游历浙江、江西。自此开始万里远征,由浙江经过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到云南,旅行时间长达四年,至一六四〇(崇祯十三年庚辰)归返江阴家乡。
崇祯十年丁丑():游历湖南,登南岳衡山,经永州、郴州,再赴广西桂林、阳朔,经柳州,到南宁。
崇祯十一年戊寅():由广西入贵州,经独山、都匀、贵阳,再经普安入云南,经曲靖,到昆明,再由昆明西行赴鸡足山。
崇祯十二年己卯():由鸡足山赴丽江、大理、永昌、腾越,再返鸡足山。
崇祯十三年庚辰():自云南东归江阴。
崇祯十四年辛巳():徐霞客卒于江阴。
四百多年过去
如今的远行,早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那么,远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是游玩,是体验,是炫耀
还是寻找自己?
这些答案
都不如徐霞客的故事来得更浪漫
徐霞客用他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
因为我想去!
今日话题说说,你对徐霞客的印象?
欢迎大家继续勾搭背包君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