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中元节中元节是鬼节吗,这个传统节日的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其实,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中元节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这里面的讲究可真不少……
中元节的由来,你清楚吗?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传统民俗:古人怎么过“鬼节”?1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祈丰收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6祭祀土地和庄稼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7放天灯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节的饮食习俗,吃什么有讲究1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2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3吃粗茶淡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饺饼”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文人笔下的中元节盛况学者夏仁虎先生,写过一组题为“旧京秋词”的诗,其中一首写莲花灯:“小队儿童巷口邀,红衣蜡泪夜风摇;莲灯似我新诗稿,明日凭扔乐此宵。”诗后说明:“中元夕,里巷小儿结队,持莲灯以嬉。齐歌曰:‘莲花灯、莲花灯,今日点了明日扔。’”描绘的正是我们当年过节的情景。
俞平伯先生对旧京中元节也留下了文字:“中元节夜之莲灯不论制作精粗,次日必须扔去,云留则不吉。……若彼时东安市场等处出售之莲花灯,则五彩斑斓,玲珑精巧,下垂流苏,其价有甚穹者,亦只供一夕之玩耳,亦旧俗侈糜之一也。”俞先生又引清朝诗人查初白的诗“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钱价,不数中原洗手花。……荷叶价高以比洛阳纸贵,彼时九城光景之盛可知矣!”
邓云乡先生在《燕京乡土记》特别描绘了中元节的蒿子灯,“青光荧荧,若磷火然。《京都风俗志》所谓‘于暗处如万点萤光,千里鬼火,亦可观也。’”试想在黑黝黝的小四合院中,在飘着夜来香的七月之夜,廊檐下,垂花门边,甚至在偏僻的小胡同中,这该是怎样的情趣呢?其趣味就在“青光荧荧”上。如果在上千支光的电灯照耀下,光同白昼,便索然无味,又哪里去觅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的朦胧之美呢?
邓先生又怅然写道:“在北京玩过莲花灯的人,如果客居异地,逢上这样的节令,哪能不思念这轻盈、美丽、朦胧的莲花灯呢?……有一年初秋在京,凉得很早,匆匆数日,已过了中元节,不禁想起幼年玩莲花灯的事来,便写了一首小词《念奴娇》云:新凉数日,又匆匆过了,中元佳节。檐下清阴清几许,树上月华迟发,院落居邻,绳床小坐,意趣何幽绝。渐忘漏永,似疑鸳瓦霜泼。
中元节文明祭祀,这两种方式供你选择网络祭祀网络祭祀,就是在网站上为死去的亲友建立一个网络墓园,每逢清明节、中元节,亲友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友献花、上香、点烛、献贡品、点歌等。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以及文明祭奠方式的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祀。只要登录活动网站,就可向死去的亲友敬献鲜花、写下感言,表达缅怀之情。有中国祭奠网、中国祭祀网、祭拜网、思念网等众多的网络祭祀平台,操作方面,使用灵活,不污染环境。
用新型祭祀品可用鲜花、电子香烛等替换蜡烛、纸钱。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祭祀的目的都是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缅怀先人,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开展祭祀。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过节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维护了环境,杜绝了火患,低碳环保,爱护家园。
农历七月十五期间祭奠活动
西宁指定区域:
城东区(1处)1、五一路湟水河北岸(早市)空地。(乘16路、20路、27路、32路、35路、81路、路公交车至“五一劳动公园”站下车过五一桥即到)
城中区(4处)1、管理站西侧热水煤矿拆迁工地。(乘3路、4路、21路、19路、34路、58路、路公交车至“管理站”站下车即到)2、劳动路平台。(乘16路、17路、18路、19路、24路、31路、82路公交车至“南山公园路口”站下车,从劳动路口向南米即到)3、砖厂路东段。(乘7路、12路、20路、27路、32路、80路、路公交车至南川西路“东台市场”站下车向北米即到)4、滨河路中段。(乘19路、21路、27路、80路公交车至“滨河路西”站下车即到)
城西区(15处)1、中华二巷。(乘19路、24路、35路、80路、83路、路公交车至“财政厅”站下车即到)2、羚羊路(巷内米解放渠以南杨家寨新村空地)。(乘8路、41路、路公交车至“晶珠藏药厂”站下车向南米即到)3、宁靖路。(乘2路、22路、30路、40路、41路、42路、路公交车至“省广电局”站下车向南米即到)4、南川西路三角花园。(乘7路、12路、13路、20路、23路、32路、42路、80路、路公交车至“西宁二中”站下车向北米即到)5、南交通巷。(乘12路、18路、22路、路、41路公交车至“新宁广场南”站下车向北,乘9路、13路、16路、24路、31路、85路、路公交车至“交通巷”站下车向南即到)6、海湖新区共字桥小广场。(乘24路、38路、58路、69路公交车至“五四西路西口”站下车共字桥向西米即到)7、在建研巷中段、冷湖路中段、西关大街延伸段三榆山水文苑工地、通海路中段、文成路恒邦紫荆城工地、西山一巷中段、秀水路湟岸巷北口河道、中华四巷中段、高槽巷南口路东侧等9处设置21个焚烧炉。
城北区(26处)1、小桥十字路口桥下。(乘6路、12路、13路、15路、16路、34路、40路、70路、82路、路、路、路公交车至“小桥”站下车即到)2、海西路桥洞南北两侧。(乘18路公交车至“海西路南”站下车即到)3、海西路供电局小区门口。(乘18路公交车至“海西路中”站下车即到)4、建南巷口。(乘1路、6路、12路、15路、16路、34路、40路、82路、路、路、路公交车至“小桥北站”下车建北巷内米处即到)5、健康2号后门。(乘4路、70路、82路、路公交车至“汽车五场”站下车即到)6、建设巷星光敬老院。(乘1路、6路、12路、15路、16路、34路、40路、82路、路、路、路公交车至“小桥北站”下车建北巷内米处即到)7、门源路丁字口西侧。(乘13路、82路、路、路公交车至“小桥北站”下车即到)8、北川河门源桥西(朝阳公园旁)和北川河西(法院门口)。(乘12路、13路、82路、84路、路、路公交车至“朝阳公园”站下车向东米即到)9、北川河门源桥东。(乘12路、13路、82路、84路、路、路公交车至“朝阳公园”站下车向东米即到)10、朝阳西路广场。(乘路公交车至“朝阳东路十字”站下车即到)11、朝阳东路十字路口。(乘13路、19路、路公交车至“朝阳东路”站下车即到)12、秀水路天驹宾馆后。(乘10路、11路、19路、84路、路公交车至“朝阳”站下车即到)13、医院高架桥下。(乘25路公交车至“医院”站下车即到)14、在北川河兴青花苑门口、北滨河路三河小区后门、秀水路寺台子安置区后面、朝阳西路宁瑞水乡、朝阳西路山川十字、秀水路高架桥下、高管局对面过铁路天桥下、西站办事处湟水河边、柴达木路红旗巷口、柴达木路通海桥匝道南侧、马坊西公交车站东侧空地、一机床门口、瑞景河畔广场等13处设置31个焚烧炉。
传统方式祭祖,这些消防安全知识必须要谨守
相信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会通过焚香、烧纸钱、点蜡等活动祭祀祖先。那么,下面这些消防安全提示你必须要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