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看鬼戏你会不会爱上那些漂亮的鬼

发布时间:2016-12-12 13:53:14   点击数:

点击上方“麦克白”寻找不一样的自己

怪力乱神,子所不语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今天是阴历7月十五,称七月半,又称鬼节,中元节,盂兰盆节。

中元节在舞台上的地位很高,出现的次数也远比端午中秋这类三天小长假的节日频繁的多,而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生死这样的哲学问题正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重要组成。

而中元节的由来,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

讲的无非是一位得道的高僧目连在天上看见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受饿死之苦,想要救她,却发现自己的力量不够,就求救于佛祖,佛祖说你妈的孽障太重,要十方高僧才能超度,于是在七月十五这天,目连就和十方高僧一起超度十万百姓,身下地狱把母亲救了。

嗯,就是一个朝廷有人好办事的故事。你妈被救的原因不是忏悔,不是补救,而是因为你妈是你妈。白将军一直看不出这个故事有什么正能量,无非就是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罢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封建迷信的故事,一搬到戏剧舞台,没想到就成了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佛教戏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

这个鬼,我一直不喜欢,而要说到喜欢的鬼,必须说《聊斋志异》。

小时候白将军很怕鬼,我一直觉得人杀人可以躲可以逃,可是鬼若是杀人,大抵也没什么破解的办法。

直到读到蒲松龄这个不正经的家伙在《章阿端》里说“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想到鬼也有所惧怕的东西,就渐渐觉得鬼和人也无二异。

而说到蒲松龄手里最有名的女鬼,非《倩女幽魂》里的聂小倩莫属。

年,三宝推出音乐剧《聂小倩和宁采臣》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再一次搬到了戏剧舞台。

他们或歌或舞,或哭或笑,再一次用中国的方式震撼人心。

聂小倩奉母夜叉三试宁采臣,他不图色不图财不图命,洁身自好,而且他还不怕鬼。他与她促膝长谈,他为她敛骨安葬,他对她痴情一片。而她,前生被十二个男人践踏凌辱,终致不得投胎,却依旧善良活泼,初心不改,她视宁采臣为今生挚爱,为了他,她甘心下十八层地狱只为一日欢愉,如此决裂的爱情,总让人百感交集。

只是,音乐剧和电影有所不同,戏剧舞台上的结局往往都是空余恨。宁采臣得知如果要救下聂小倩,就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最终还是放弃了。

对,这个善良稳重的男人,这个被视为靠山的男人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为爱牺牲,而是选择了一个人活下去。

他们说,这叫人不如鬼。不过我不觉得。你并不能因为你为对方付出了什么,就要挟对方为你如此,爱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而是由心而发。

聂小倩的牺牲并不可悲,《奇葩说》里,马东说:“心里苦的人,一丝丝甜就能填满。”对于她来说,能够和那个真心真意为她埋骨的人度过一天已经足矣。我相信,在她跳下十八层地狱的时候,也并没有期待什么回旋的余地,这才是视死如生的爱情。

宁采臣只是一个普通的好人,他没有死过,也不会轻易为别人去死,这不是坏事,畏死才能好好做人,不然为什么死刑才是最大的刑罚。

可你不会有你自诩的那么勇敢,我也不见得我以为的如此坦然。所以我想,已经死过一次的鬼,大概也不会是多凶残,何况,还是那么漂亮的鬼。

作为音乐剧,怎么能不听听主题曲

纵有万语千言,就是说多了也会厌倦。

向谁求个周全?

到最后一定剩下不堪。

这番鬼话连篇,不巧被你听见。

恐怕天随人愿,到底只是敷衍。

竟而得一缱绻,想来也真的不算遗憾。

岂敢再多缠绵,难不成怕失之于检点。

所谓有缘无缘,看你怎么计算。

都说好聚好散,生死只在一线。

可你不会有你自诩的那么勇敢,我也不见得我以为的如此坦然。

爱若像你我这般,早就该习惯黑暗。

偷来的一夜疯癫,惹来个满身羞惭。

所以还有什么可抱怨?

所以哪有谁把谁亏欠?

就看咱舍不舍得拿命来换这一星半点的眷恋。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不过是一刹那的贪念,不过是一刹那的贪念,不过是一刹那的贪念。

怎么就值得了谁去纪念?

我是期待爱与和平的白将军

投稿

编辑NICO

图片来源网络

白将军

微博:

-我选网

转载需授权

按住白将军,识别图中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50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