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西部文学新锐中元节祭奶奶文

发布时间:2016-12-7 13:46:38   点击数:

作者简介:蒲草,本名蒲财元,男,甘肃武威人,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见《篇海文学》、《芙蓉国文汇》、《苏武山诗词》等刊物,作品有长篇小说《河西往事》,短篇小说《煤油灯下的小男孩》、《高跟鞋》、《低保户》等。年“篇海文学网”全国征文比赛“优秀奖”得主。

现为金昌市文化馆文学创作室创作员。

中元节祭奶奶文

蒲草

你8月16日,丙申年中元节,是奶奶仙逝后首个中元节。因深念其慈恩,遂著文以祭之:

又是一季秋风至,又逢一年中元节。

奶奶啊,今年的中元节,对我们这些您遗留于世的子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中元节。因为去年冬天,您那慈祥的面容和佝偻的身躯已经变成了我家祖茔里的一抔新土,您已经永诀了子孙、长眠于地下……所以我对今年的中元节是有些盼望的,因为我又可以再次去“探望”您老人家,“问问”一别几个月您“过得”可好……随着飞扬的纸灰,我的思绪如同那田间陌头的草株一样茂盛蓬勃起来,您的形象又一次在我心头明晰起来……

我出生时,您已经五十多岁。等我记事时,您已经完全是一副农村老太太的模样——一块黑丝帕终年包裹着一头长发,穿着基本都是一身深色的老式斜襟衣裤,裤角还裹着绑腿布。因为您初为人妻时还是旧社会,所以裹过脚(旧社会不裹脚的女人被是嫁不出门的),但裹到一半时随着一杆五星红旗定了乾坤,裹脚陋习被废止了,所以您的脚不能算是“三寸金莲”,但还是比正常女人的脚要小很多,买鞋很难买。因为您的脚很小,所以我老是觉得您重心不太稳,走路走太快时就会有一种踉跄的感觉。

后来您的儿子们都分家过了,您是跟二叔二婶生活的。等我记事时您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二叔是比较有孝心的一个人,此时他已经不让您和爷爷下地干活了,只是让您们抚带孙儿、侍弄猪狗、缝洗浆补。虽然分家了,但我家和二叔家还住一个院里。我当时是兄妹两个,二叔家也是两个孩子,总共四个孙儿绕在膝前。虽然不下地,但带孙儿加做家务其实也是一份不算清闲的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您的笑声很爽朗,是咯咯有声的那种。虽然整日为子孙辛勤操劳,但似乎总能听到您乐观爽朗的笑声。

虽然分家了,但我每天晚上还会跑到您和爷爷的炕上去睡。依偎在您的怀里,我会不断地揉捏您那干瘪松弛的乳房。您总共生育了十个子女,两个不幸幼年夭折,养育成人了八个。在那个人人吃糠咽菜、喉紧腰松的年代,养育成人八个子女,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说是丰功伟绩我认为一点不为过!被这么多孩子吮吸过,所以您的乳房那么干瘪松弛就不难理解了,应该说这是一对有功勋的乳房,我一点不嫌弃这对乳房。摸够了之后,还要吮吸几口我才会心满意足地睡去。直到后来我家建了新房,搬出去住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您那对干瘪的乳房。另居伊始的日子里,我常在入睡前想念您那对干瘪的乳房,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

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唯一的零食就是馍馍。但馍馍放久了就会干裂,坚硬如石,我们稚嫩的牙齿难以下口。这时,您就会用您那口还算硬朗的牙齿将干硬的馍馍嚼碎一点,然后喂到我的嘴里。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觉得有点作呕,很不卫生。但我想如果没有您当初的那种“不卫生”,也许就没有我后来那种高大健壮的体魄,所以请原谅我还如此深情地去写这段往事。

分家后我家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常常会典粮换钱,有时候口粮不足就会断了馍馍。在日长气燥的夏日,我放学后总会饥肠辘辘地跑到二叔家,您一看就明白了我的来意。看看二叔二婶不在家,您便会迅速地从食柜中取出一个白面馒头塞到我手里。我会马上香甜地啃起来,而您就在一旁同样香甜地看着。其实二叔为人憨厚仁慈,侄子吃他家一个白面馒头他一定不会计较什么,当时尚年幼的我对您那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很不理解。现在我成了人、娶了妻,也了解了一些女人的心性,明白了虽然二叔看到了没关系,但二婶看到了总归是不好的,那毕竟是人家的劳动成果。如今的我不仅完全理解了您当初“偷偷摸摸”,还被您因对孙儿的爱而产生的那份心细如麻深深感动着。

再后来,天不假年,我二叔患恶疾英年早逝。在二叔的葬礼上您仆倒在地,哭得肝肠寸断……白发人送黑发,天不悯人,何其惨痛!饱经沧桑的奶奶啊,您完全有理由这样痛哭一场……二叔去世后,我家将您接来赡养。我心里是庆幸的,因为我和您又可以朝夕相处、略报一点您的抚育之恩了。但此时的我却已是“羽翼丰满”了,想去搏击风雨、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了。就这样,我又挥别父母和您走上了羁旅寻梦的道路……磕磕绊绊、浮浮沉沉中,一别又是十年。等我成为了天涯倦客,再次回到您的身边时,您已经成了八旬开外的老人,但好在精神依然矍烁、身体还算硬朗。

我父亲生性暴躁乖张,对我的家庭教育粗暴异常,所以我们父子间一直有深深的隔阂。小时候我对父亲是唯唯诺诺,但现在长大了,有时面对他的无理责难我会“奋起反抗”。每当此时,父子间的冲突便似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也是每当此时,您便会拄着拐杖蹒跚着挡在我和父亲中间,苦口婆心地平息着事态。一个是儿,一个是孙,您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人受到伤害。

我妻子是南方人,一旦我们夫妻之间出现不愉快时,由于身处异乡的诸多不适应,再加她生性柔弱多感,总会偏坐一隅、默默垂泪。这时,您也会及时出现,用我妻子尚且听不懂的方言絮絮叨叨地安抚她,不时还拉过妻子的手慈爱地抚摸几下……您这么做,无非就是希望孙子的生活中能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幸福……

我是因为家庭条件所限,中途辍学,走上了出外漂泊谋生的道路。漂泊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对知识的那份渴求之心依然未减,而且与日俱增。于是,我重拾书本,开始了自学之路。在自学期间,所有业余时间,我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于书海。也许您是看不到我着急,每隔几天您就会走进我的房间。我无暇陪您絮语,记得您总会默默地看我一会儿,之后摩挲着那些您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书,嘴里絮叨着:“我孙儿一直都学习很好的,只是命不好,学吧,学吧……”.

您是去年春天开始患病的,全身肿胀无法行走。医院咨询过专家,专家说年届九十之人了,入院治疗有诸多难题,移动、手术都有困难,况且这种老年病也没有什么良方可治,就卧床休养恢复吧。听了医生意见,做孙儿的也是心痛如绞。但生老病死的事也不是我这个碌碌无能的孙儿所能左右的,孙儿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将您侍奉得好一点。

直到去年冬天,奶奶啊,您这盏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明明灭灭了八十九年的油灯终于被时光榨得油尽灯枯,彻底熄灭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况且您是我们村迄今为止最长寿的老人,本来我们做儿孙的应该是无憾可言了。但我却真的抱憾在身,因为在您去世的前几天,我由于业余时间忙于写作,进去看您的次数并不多。我当时是想,您病了都快一年了,好像并没有要长行的迹象,我们的祖孙情缘应该尚长,也不在乎这多看一次两次的。我清楚地记得,您去世的前一晚我去厕所时,您房间的灯亮了。现在想来,那也许是您知道自己即将长行,想跟孙儿道个别,但我终究还是没有进去。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上班了,下午下班回家的路上,听到了您去世的噩耗……当时只道是寻常,谁知再见已无缘,悔恨啊!!!

等我步履匆匆地赶到家时,您已经气息全无,村里几个资历颇高的老人正在为您净身换衣。此时您的面容一如平时那般慈祥,但眼睛似乎还留存着一条缝隙,没有全合上,您是在等这个没有见上最后一面的孙儿吗?我顿时感觉心如刀绞,泪水瞬间漫上了我这个中年汉子的眼眶。此时孙儿能做的,只能是轻轻合上您那双注视了儿孙一世、却还没有看够儿孙的眼。我顿时体悟到,每一个死不瞑目的老人,一定是对儿孙的牵挂太多,所以才没能在死时安然地闭上眼。一种巨大的人生幻灭感和锥心的痛涌遍了我的全身……

奶奶,在您入敛那天,所有的孙儿都围拢在了您的周围,个个泪眼模糊。这些孙儿,有像我这样平时就在您身边的,有驱车几百公里特意赶来的,全都来了。这些孙儿哪个没有受到过您的抚育?哪个不曾感受过您的慈爱?所以他们、她们都来为您送行那是必须的!可是此时,他们、她们除了用泪水来表达不能继续回报您的慈恩人生绝憾以外,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入殓时,我摸了您的脸,您的手,冰凉冰凉的,我却似乎还能感觉到您留给子孙的爱的温度。此时您的样子已经非常安详。作为长孙,我反复整理您的头巾、衣服,让它们都周周正正地陪您上路。您刚强了一世,孙儿希望您在迈向另一个世界时也能以一副干净爽利的形象示人。其实,孙儿为您整理遗容只是一个方面,孙儿还想再摸摸您、再看看您……因为此一别,将是永诀!

唉!奶奶啊,哭你再久,却再也听不到您慈爱的话语;奠您再好的美食,却再也不见您来享用。孙儿走了,走了,无数次回头,看到的却只有那抔默默无语的黄土。亲爱的奶奶,我相信不管在天堂还是来世,老天一定还会安排我们再相见,因为您给我的恩,此生我还没有报完!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悲痛,悲痛,悲痛……

推荐人——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

陈玉福

陈玉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中短篇文学作品刊发《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小说月报》、《电影文学》、《报告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刊。现已发表、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影视文学、《陈玉福文集》(8卷)、《1号系列文集》、《1号首长系列文集》和“女子系列三部曲”《女国土局长》等作品49部,多万字。“1号系列”长篇小说17部、“1号首长”系列长篇小说12部中有5部登上过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被誉为“1号作家”。年开始电视文学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40集《女人的抗战》、50集《建军大业》、38集《西部人》、34集《烽火陕甘宁》、40集《望断南飞雁》、40集《共和国长子》等十余部。40集电视剧《1号情报员》、40集电视剧《雪蚕》登陆甘肃、湖北、湖南、黑龙江、广东、上海东方等电视台,获得过收视冠军、亚军和第三名的好成绩;35集电视剧《女人的抗战》获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年上半年收视冠军,被誉为“金牌编剧”。作品获中国优秀电视剧原创剧本奖、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长篇小说奖、中国青年作家奖、“中国网络十大杰出小说”奖等多种奖项。金牌编剧、“1号”作家——陈玉福新浪微博: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45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