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山西风之各地民俗神池鬼节前捏花馍
汇聚山西各界人士共同找寻故乡情缘搜集各村民俗线索群策群力共同抢救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捏花馍是个细活。对发面要求很高,先把面揉好,醒一会儿再揉,几次三番,面才可以用来制作。面揉不到位,捏出的面食就会裂缝,影响美观。捏面塑没有教材,也没有图样,全凭一代代人口传心授。主要做法有搓、捻、擀、剪、切、捏、揪、压、挑、卷。捏好后,上锅用笼蒸制。出了笼要趁热上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褪色。在神池有农历七月十五蒸花馍,捏面塑、送面塑的习惯。这里还有个传说:据说元朝末年,“鞑子”欺压百姓,无恶不做。人们忍无可忍,计谋起义。为传达信息,人们在农历七月十五那天,以探亲为名,家家互送“面人人”,在“面人人”里面藏着纸条,通知各家在农历八月十五晚统一行动“杀鞑子”。从此,留下了农历七月十五家家户户探亲赠送“面人人”的乡俗。到了捏花馍那天,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在叨啦说笑中,搓着捻着,剪着压着,一扎一挑,一会儿工夫,跃跃欲蹦的兔、威风凛凛的虎、温驯善良的羊、活蹦乱跳的鱼、引吭高歌的鸡就做好了。然后上锅急火蒸出,个个活灵活现,具有拙朴的美感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的面塑,莲花上面扎一对童男童女,意喻“连生贵子”。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给孙子、外孙捏的是“十人人”(十个面人),一直到外孙12岁为止。青年男女订婚也要互赠面塑。男方送女方的是属相,女方回赠男方的是鱼。在偏关,以往老人过生日,做女儿的会送这样一套面食来表达孝心:一般是一对7公斤左右的大寿桃,底端是一个敦实、漂亮的面座,代表根基牢靠、扎实。上面是一层菱形围成的圆,象征着一个大家庭圆圆满满、人丁兴旺;菱形上面放着一个大寿桃,周围点缀着妖艳的花卉。寿桃上面还要端坐“老寿星”和“麻姑”,以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寻找故乡情缘人水有源,树有根,每个在外打拚的人一起携手并肩,共同想方设法,为你我的老家做点事,为我们的故乡代个言,让逐渐模糊的记忆清晰起来,让正在消失的民俗鲜活起来,真诚地邀请你加入神池城市在线,一起来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术什么时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