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如果灯在水中沉没
2. 年轻人应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要有自觉保护意识
上个月过了清明节可对于清明节的了解我也是一知半解,心中不禁有所恐慌,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其自己文化知之甚少,这很说明一个问题于是我便打算从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思考其文化内涵
1.加强教育与宣传
从中元节思考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学校的教育应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无论民间编的,还是教育主管部门编的教材,应大量增加中国古代文化典集内容,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中元节禁忌是真的吗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本国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只有让青少年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才能拉近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同时,政府与传媒应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包装力度、创新力度,大力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第一首描写了闽南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而第二首着重展示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放河灯是中元节民间的最隆重的活动之一,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民家习惯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点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商行等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象征目犍连,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了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
佛教则强调孝道,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更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目莲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经》,根据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中元节是什么节日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盂兰盆会”也由此而来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是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由于过去的百年中我们以革命态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革开放人们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而忽视传统文化再加上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如何使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弘扬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要想让传统节日文化保持鲜活永2015中元节是哪一天恒,除了国家层面的教育与宣传和保护的努力外,也要靠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年轻人更要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怎样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而三元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汉族,正月十五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坚守民族文化几乎成为一种信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久以流传的文化习俗及遗中元节的习俗存,是该民族、该地区的根基和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地珍惜、保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至于中元节的庆祝习俗,我们可以从下面两首诗中略见一斑
传统节日虽然具有重大意义,但它正在悄悄地消逝却是严峻的社会现实洋节在中国红红火火,传统节日却冷冷清清尤其是年轻人对洋节的热情要远远超过传统节日,如情人节和圣诞节的狂欢,实际他们不知道中国七夕就是我们传统的情人节,元宵节就是我们国产的狂欢节
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有 “八节”,即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晃眼一看这八个节日,我竟然对中元节很是陌生,于是查找资料做了相关了解
中元节的伦理文化意义:“祭祀祖先,中国人行之已久,中外闻名,举世无双,历代相传”春节、清明节、中元节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日子,表达着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怀古代中国在春节期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要举行隆重虔诚的祭祀活动,报中元节前一天天地之恩,感祖宗之恩清明和中元相似,内容都是祭祀祖先,人们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活动,缅怀先人,感恩先人,因为在中国孝道和祭祀已经合二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