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思亲恩bull尽孝道bu

发布时间:2020-6-20 14:28:51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

.9.5七月十五?周二

中●元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元习俗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各地习俗不一,下面小编带你看看都有哪些习俗吧!

祭祖

中元的由来,与上元相同,本来与迷信无关。佛道两家,将其作为节会,民间又将其叫作鬼节,还叫作瓜节。相传七月十五日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钱币、果脯、美酒以及时令之物祭祀祖先。

放小船

按照满族的习俗,七月十五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祖先以及庆祝一年的收获。届时,身处异乡的同胞将缅怀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愿付诸顺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托。现我国广州地区满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内书“直上长白”等语的习俗。有的地方则举行划船比赛,庆祝节日。

孟兰盆会

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僧尼举行孟兰盆会,诵经施食,宣称可以使施主今生父母和七世父母得以度脱节厄。这与我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而为我国历代帝王所提倡。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开始大兴孟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迎秋收与行田

 迎秋收与行田。这是山西南部的中元古俗。《山西志书》说,太平县(今山西曲沃北)“七月十五日祀祖先,荐麻谷,先一日挂纸马于田间以迎秋收。”阳城县(今山西阳城)“中元,农夫以麦屑为猫虎及诸五谷之形,祭于陇亩,名行田。”

这一节俗是为了祈求秋收。中元之日是五谷成熟之时,因而江南亦有“农家置酒劳力田者”(见《江南志书》)的风俗。

孝亲敬老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下降。但是作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地位一直很高的节日,我们不能让这一节日意识在我们这代慢慢的淡化。

中元节又称为“孝节”,除了祭祀先人,追思感怀之外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抽时间多陪陪家里的老人,传承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

何为孝?孔子告诉我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在这一天除了祭祀追思我们还要对父母老人道一声辛苦、说一句感谢!

文明祭祀

又是一年中元到,文明祭祀很重要;

烧纸旧俗莫仿效,安全环保要知道;

只送思念纸不烧,鲜花植树心意到;

文明祭祀人人要,和谐华阳展新貌。

为了尊重传统民俗,减少环境污染、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华阳景区5A级景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给广大群众营造整洁有序、安宁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华阳镇党委、政府在此发出倡议“文明祭祀,构建和谐华阳”。

摒弃旧习俗

焚烧纸钱等祭祀物品容易引起火灾,对大气造成污染,有很多不安全因素我们应当坚决摒弃。

文明来祭祀

大家可以采用送花献花、植树栽花等文明方式进行祭祀。

追赶超越

举全镇之力,创5A景区

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确保实现追丹凤县棣花镇超绥德名州文化旅游街区

华阳镇党委政府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16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