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萌娃实力COS震住全场万圣节PK中元节
近年来,万圣节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不少年轻人甚至认为万圣节才是自己脱下面具做回自己的时候。
早在去年,台湾一位三岁半的萌娃,因为幼儿园万圣节活动中扮演无脸男,一夜红遍人鬼两界,却把平时的小伙伴吓得屁滚尿流,萌萌表示:我能怎么办呀,我也很绝望啊!
而今年,《死亡笔记》中的死神琉克造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对母女果然是很认真在过万圣节啊!
对此,网友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生孩子不是用来玩的,有什么意思?
妈妈的好胜心太强了!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过好自己的节日吧!
小孩化这么浓的装好吗?想出名也不是这样害孩子啊。。
……
首先,楚妹想说,放轻松啦~人家只是想开开心心过个节,脸上的是面粉,不是什么劣质化妆品~其次,过自己的节日?自己的鬼节吗?我们当然有啊。
中国的鬼节:中元节
中元节是儒释道三者融合的节日,又称鬼节、七月半或盂兰节。关于其来源,有不同的说法,道家有天、地、水三官,中元节来源于地官赦罪的说法,地官的生日即是中元节。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在七月十五供奉十方僧人,替母赎罪,终于将母亲解脱出来的故事。
中西方鬼节大不同
我们的鬼节夜晚的画风是这样的:
西方万圣前夜的画风是这样的:
中国的鬼节,长辈会告诫你:今晚别出门啊!
而西方万圣节,朋友会问你:今晚,约吗?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都是鬼节,为什么西方玩得这么嗨,中国却这么冷清呢?从本质上说,这源于中西方对鬼的态度的不同。
孔子《论语》有云:“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深受儒家文化教育的中国人,在深层的文化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对鬼怪的敬畏之心。烧纸钱祭祀,是对先人、亡魂的敬重;日常生活的诸多禁忌,则是人跟鬼的一种切割,这主要出于畏惧。因此,中国的鬼节更多的是“祭祀节”,自然也就表现出一种清寂肃穆的仪式感。
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里,人们更愿意信奉上帝,他们希望人死后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升入天堂。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对于“鬼”的敬畏和避忌并没有那么严重。因此,随着科学发展,西方万圣节从“驱鬼节”,逐渐变为一个娱乐化的商业节日。
中国人该不该过西方万圣节?
随着万圣节在中国的流行,对“中国人该不该过万圣节”这个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广泛。
反对派认为:
1、一个节日弄得那么阴森恐怖,还是过咱中国的传统节日好。
2、崇洋媚外!万圣节是外国的节日,不见你们过中国传统节日那么用心!
3、在公共场合穿万圣节服装就是不好,中国文化避谈鬼神,为什么要引进这种和本国文化冲突的东西?
支持派认为:
1、在这个文化渐次多元的时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异域文化本无可厚非。
2、庆祝节日也是一种宣泄压力的方式,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西洋节日都为聚会提供了一个机会。
3、万圣节虽然俗称“外国的鬼节”,但时至今日,在中西方文化中,注重的都不是节日本身的含义,而是它释放天性的快乐正能量。
其实,虽然中国鬼节的仪式感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但我们也不会因为追逐西方万圣节的热闹,而丢掉祭祀先祖这些习俗。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萧放所说的:“中国人过万圣节仅限于对形式的模仿,看重的是其社交功能。这种现象不必过分忧虑。”
责编:胖猫桂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