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你知道多少既缅

发布时间:2018-8-1 16:43:46   点击数:

导语:

清波似水掩空来中元旧俗有沉哀

文明祭祀一小步环境进步一大步

中元节

清波似水掩空来中元旧俗有沉哀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1

节日的由来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听起来是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元节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迷信,而是已经变成了敬组的日子。在这一天,各个不同地方的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祖先的敬重与怀念。

2

历史的发展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

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民间的习俗

总的来说,国内各个地方的习俗其实都是不尽相同的。以咱们河北省为例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还有屠羊赛神、放风筝、烧袱纸、焚纸锭等等习俗,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啦。

除了我们国家,其他的国家在这一天也会有不同的纪念方式。比如泰国,农历七月十五当天将会举办水灯节,人们放天灯为逝去的亡灵祈福。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怎么样,是不是很美丽呢?漫天的灯光与漆黑的夜空交相辉映,同时也把本来黑暗的夜空照的清晰明亮。随着代表人们美好心愿的水灯慢慢飞上天空,对于亡灵的祈福在这一刻得到了唯美的体现。

4

节日的意义

中元节发展到现在,意义其实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点,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但是

我们需要提醒广大的市民朋友们,请大家在纪念中元节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我们的室内环境,不要随地焚烧,不要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做到有序祭祀,有规祭奠,有矩纪念。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为廊坊市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近几天,市民已经开始陆续进行祭祀以表哀思,为了满足部分市民的风俗传统,我市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多个焚烧点。与此同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从焚烧祭祀向鲜花祭祀等文明方式改变了。

不仅如此,墓园还为前来祭祀的市民准备了卡片,大家可以在上面写下对亲人的哀思与悼念。

眼下,越来越多的文明祭祀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也许接受新观念,改变陋习仍需要时间,尽管任重而道远,但这仍然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从而让“绿色低碳、鲜花祭祀”真正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好风气、一种新时尚。

接下来是廊坊零距离节目对于中元节祭祀的相关报道。

编辑丨杨佳川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04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