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北京人注意明日中元节,这条微信为您保平
各位北京城的朋友们,进入了秋季,北京的天气也变得秋高气爽了呢!然而最近您是否觉得早晚“凉飕飕”的呢?因为明天就是“七月半”了!俗话说的好“七月半、鬼门开”,明天就是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四大祭祖节日的“中元节”!
提起中元节,不少人觉得是“鬼节”
认为是古人怪力乱神的封建糟粕
实际上,中元节体现了古人“传承与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过中元节,国人有责!
中元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对于这个节日,对于佛教与道教有着不同的意义。道教强调孝道,祭祀和缅怀先人,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而佛教则着重于多做善事,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使然。所以,中元节绝非怪力乱神的迷信糟粕,应该得到国人良好的传承和发扬!
老北京中元节的习俗习俗一:白云观法事
中元节是中元赦罪地宫清虚大帝的诞辰。按照道家的说法,中元节这天,地官来到凡间,考察人们的善恶。所以民间有“拜”地官的风俗。但祭拜的时候是三官一起拜,其他两官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
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的龙门祖庭。这天白云观的三清阁焚香秉烛,供着“太上中元七炁赦罪洞天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牌位。开静后,全体道士在老律堂上殿,念{早坛功课经}。吃完早点之后,由堂客挂牌指定13到15位经师云集三清阁,听到鼓声,穿上五彩云鹤的仙衣,高功手持朝简。然后钟鼓齐鸣,拈香上表,祈天礼圣。然后念玉皇宥罪赐福宝忏。最后全体道士念晚坛功课经,宣布功德圆满。
习俗一:祭祖
因为中元节是一年之中三大鬼节之一(即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一),所以老北京人在这天有祭祖的习惯。在这天很多老北京人携一家老小,带一些时令水果糕点等物品来祭拜。有时也是告慰自己的内心,希望先辈们可以在天上保佑自己,保佑家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算一种秋游!
习俗二:做法会、放河灯、烧法船
过去的中元节,京城的佛教、道教各寺院,都会举行水陆道场,诵经法会,放焰火,放河灯,烧法船,施斋等活动。在那天的晚上,北京皇城的北海,内城的什刹海,东直门外的二闸,麦子店的芦苇沟,德胜门外积水潭……
总之,不管内外城,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河灯。如今这种祭祀的活动越来越少了,其主要的算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更算一种超度亡灵吧!
习俗三:送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习俗四: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习俗五:祈丰收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中元节饮食习俗
中元节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中元节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祭祖节,祭品不能用鸡做供品,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宗那里,所以就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
因为去“阴间”要渡河,河上仅有一座奈何桥,“使者”太多,桥上拥挤,而鸭子则可以带着给祖宗的祭品游到对岸,所以在中元节当天的祭祀品以鸭子为主。祭祀仪式完毕后,剩下的鸭子,人们就“散福”了,所以留传下来中元节吃鸭子的习俗。久而久之,吃鸭子就成了中元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如同年三十吃饺子一样。
中元节吃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中元节禁忌
说了这么多规矩和讲究,最后咱们也来说说传说中的“中元节”禁忌。信不信由你哦~(小编不传播迷信,小编只是搬运工)
(1)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2)晚上不可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4)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5)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
(6)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
(7)半夜勿晒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吓人的)
(8)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随便捡起来;
(9)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0)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文明过中元节,人人有责
现如今,环境保护成了我国的首要重任,中元节文明祭祀,人人有责!
网络祭祀网络祭祀,就是在网站上为死去的亲友建立一个网络墓园,每逢清明节、中元节,亲友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友献花、上香、点烛、献贡品、点歌等。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以及文明祭奠方式的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祀。只要登录活动网站,就可向死去的亲友敬献鲜花、写下感言,表达缅怀之情。有中国祭奠网、中国祭祀网、祭拜网、思念网等众多的网络祭祀平台,操作方面,使用灵活,不污染环境。
用新型祭祀品
可用鲜花、电子香烛等替换蜡烛、纸钱。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祭祀的目的都是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缅怀先人,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开展祭祀。
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过节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维护了环境,杜绝了火患,低碳环保,爱护家园。
北京白云观丁酉年中元节法会通知
北京白云观将于丁酉年七月十五中元节举办隆重的庆贺地官圣诞祈福法会及中元节超度大法会。
法会安排
丁酉年七月十四日(西元年9月4日星期一)
18:30——祝寿(不对游客开放)
丁酉年七月十五日(西元年9月4日星期二)
8:50——庆贺地官圣诞祈福法会;
14:30——摄召安灵;
18:30——铁罐施食。
注:因中元节超度法会需要提前做法会准备工作,所以请有意参加超度法会的善信提前到北京白云观老律堂登记。
重视中元节!重视祭祀的传承!
我们中国人,人人有责!
还有。。。最近晚上没事别出门了。。。
往期经典内容回顾:
千万别让北京话没了!
值得收藏!最京味的老字号全在这儿了!
交道口,跟您见到的不一样!
老北京人下馆子时说的“黑话”,您懂几句?
我是东城人我是西城人
我是朝阳人我是海淀人
我是宣武人我是崇文人
赞赏
长按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