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吉林导游长春伪满洲皇宫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北侧。同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博物院是集伪满宫廷、红色旅游、文化休闲区、旅游商服于一体的特色人文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伪满皇宫博物院占地面积25.05万平方米,开放的景点达到了30多处,其中展览面积4.7万平方米,推出各类原状陈列、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50余个。
历史沿革
伪满皇宫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
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
年,伪满推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3月1日,溥仪在勤民楼举行登极大典,由“执政”改头换面为“皇帝”,“执政府”随之改为“帝宫”,俗称“皇宫”。此后,伪满帝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
年到年这7年间,先后修建了怀远楼、同德殿、东御花园、防空地下室、假山、嘉乐殿、建国神庙等建筑。
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后,守卫伪满皇宫的禁卫军、近卫军士兵和宫中杂役人员以及周围百姓乘混乱之机在伪满皇宫中大肆抢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国民党统治东北时期,伪满皇宫先后成为松北联中校舍和国民党六十军的驻地。
主要景点
主要宫廷游览区,占地4.6万平方米,保持了原有建筑历史原貌,有根据康熙皇帝的“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祖训而命名的溥仪办公之处勤民楼,有集办公、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同德殿,有用以供奉清朝列祖列宗的怀远楼,有溥仪日常生活的寝宫缉熙楼,还有用于举行大型宴会的嘉乐殿等。此外还有东西两个御花园、书画楼、植秀轩、畅春轩、宫内府、中膳房、洋膳房、卤簿车、防空洞、游泳池、建国神庙等附属设施。
同德门是伪满皇宫东区的正门,是皇宫内部宫门,主要有仅供溥仪及其眷属日常出入使用。
同德殿位于光复北路北侧,“满洲国”皇宫大院中部,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折线状,外墙粘贴奶白色面砖,一层窗口以下为砂岩砌筑,屋面为人字顶并葺以金黄色琉璃瓦。建筑为二层,一座三角形山花突出建筑西段立面。原来,三角形山花上悬挂着“满洲国”国徽,底部为一方形方柱门廊,檐口也葺以金黄色琉璃瓦;门廊两侧设环形车道,中部为五级踏步。
始建于年,年末竣工,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座集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二层宫殿式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
当时,为了表示“满洲国”是“中”日合璧,日“满”同心同德,日本人将该建筑命名为“同德殿”,又将宫殿顶部的金黄色琉璃瓦的瓦当和滴水上分别烧制出篆字的“一德”、“一心”字样。
一楼是溥仪处理政务与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电影厅等。二楼原设计为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的寝宫,因溥仪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设备而从未使用。
溥仪客厅亦称觐见室,为溥仪非正式接见宾客或召见日伪高官的场所,但建成后一直未正式启用。后改作藏经室,用来存放大藏经。
李玉琴卧室原设计为“皇后”婉容的卧室,溥仪却让福贵人李玉琴享用“皇后”的卧室,这在历朝历代的礼制上是不可能的。虽然如此,贵人亦是夜夜独守空房。
李玉琴客厅。原设计为“皇后”婉容的客厅,但建成后,婉容已被溥仪打入冷宫,因此一直未启用。年15岁的李玉琴入宫,被溥仪册封为福贵人后,此厅便由李玉琴这个新贵人使用。
钢琴间溥仪在北京故宫时,就学会了钢琴作曲。因此同德殿建成后,设置了钢琴间,溥仪时而在此弹奏,发泄自己做傀儡皇帝敢怒不敢言的苦闷和不满。
便见室为非正式接见场所。日伪高官及有资格者在叩拜间觐见溥仪后,可入便见室与溥仪座谈。溥仪曾在此定期会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听取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以下各部大臣奏陈政务。
电影厅原设计为宴会厅,隔壁为配餐室,后改做电影厅。溥仪时常携家眷在此观看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新闻记录片和故事片。闲暇时亦在此打羽毛球娱乐。
中国间房间内陈设的均为中国传统风格的硬木家具,装饰颇具中国特色,故名中国间。溥仪有时在此休息,亦在此召见“皇族”子弟和清朝旧臣。
叩拜间亦称参拜室,为溥仪处理政务、召见日伪官吏、会见来宾、接受朝贺的场所,但未正式启用。遇重大节日时,溥仪多在此接受家眷、皇族子弟及亲近人员的三跪九叩之礼。
御用游泳池但据说溥仪从未在此游过泳,只是偶尔在这泡泡脚。伪满皇宫原为民国时期负责盐务管理与运输的吉黑榷运局所在地。因它是当时长春市内最好的建筑之一,故溥仪于年3月8日来到长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4月3日便住进这里。溥仪本想借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复辟大清王朝,却没想到反被其操纵和控制,在这里渡过了13年4个月零8天的傀儡生涯。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小皇帝住盐仓,咸(闲)龙一条”。
植秀轩建于伪满初期。溥仪时常在此就餐、休息。其二妹与郑广元结婚后,曾居于此。溥仪的现金珠宝就存放在后套间的两个大保险柜内。同德殿建成后,这里便成为宫廷学生学习的场所。
中和门是来往于勤民楼和寝宫缉熙楼之间的必经之门,也是伪满皇宫内廷与外廷的分界线。
缉熙楼始建于年,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年4月3日之前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居住的寝宫。溥仪取《诗经·大雅·文王》“於缉熙敬止”句为此楼命名。一楼西侧原为溥仪的会客厅,年谭玉龄入宫后,改为谭玉龄生活区;一楼东侧为宫女、太监生活区。二楼西侧为溥仪生活区,东侧为婉容生活区。
畅春轩谭玉龄居住地
勤民楼始建于年,建筑面积.7平方米,是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的办公楼。年2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认为复辟清朝、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取其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楼。一楼主要有4个候见室,是日伪官吏有资格者等候溥仪召见的场所。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办公室也设在一楼。二楼有举行登极大典的正殿勤民殿,还有东便殿、西便殿、赐宴殿和佛堂等。
嘉乐殿约建成于年,是伪满官廷大型宴会和“赐宴”简任官以上伪官吏之所。汪精卫到伪满洲国时,溥仪曾于此设宴款待。
怀远楼年建成,建筑面积.69平方米,是一座二层青砖楼房,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地方。溥仪取《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句命名。一楼为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帝室审查局、近侍处、掌礼处办公室。二楼除去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
奉先殿溥仪供奉祖先牌位、祭祖的地方
东御花园年建成,占地面积余平方米,是由日本园林师佐藤仓设计的一座日本园林风格的花园。花园内动静相衬,步移景异,是供溥仪及其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园内修建之初只有一座假山、游泳池和骑马场。此后东御花园修建防空地下室,在原有骑马场上建成了供奉日本皇室祖先“天照大神”的神庙。假山位于花园正南部,其山形脉络是仿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缩造而成。
书画楼建成于年,面积平方米,是一座小二层楼,溥仪从北京故宫带来的善本古籍、名人书画等清宫珍贵文物都存放于此。一楼东侧的房间内存放着手卷30箱,约件,包括《清明上河图》《曹娥碑》、《二谢帖》、钟繇的字、僧怀素的草书、欧阳询的墨迹、王维的人物画、阎立本的真迹等书画国宝。一楼西侧存着宋版书32箱,其中有司马光《资治通鉴》原稿、殿本书3箱、清朝历代皇帝墨迹2箱等珍贵图书。伪满政府垮台,溥仪逃离伪满皇宫时,为便于携带,精心挑选出最珍贵的收藏品57箱,全部运往通化大栗子沟,剩余部分全部遗失。
御用跑马场是专供伪满皇帝溥仪骑马的场所。现成为马术俱乐部。
御用花窖在御用跑马场院的北部,有两栋玻璃扣顶的灰色建筑,这就是御用花窖。花窖占地面积近平方米,伪满时期,花窖内曾饲养过宫廷中所用欣赏花卉,谭玉龄喜爱的君子兰花就曾在此培育。
南部区域原为负责伪满皇宫内廷警卫的近卫军操练、宿营、储存弹药的地方。
防空洞溥仪御用
建国神庙遗址位于新京满洲国帝宫院落的东南角(现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5号伪满皇宫博物院东花园南部),属皇家内庙,专为供奉日本的“天照大神”而建。此神庙为日本人角南隆设计,“满洲国”建筑局负责施工。年2月奠基建设,同年5月竣工。坐北朝南,为三进向南的错层式建筑,一进院为拜殿、二进院为祭祀殿、三进院为本殿,三个院落高差半米。南部拜殿前建有四柱三间的神门,整个院落圈起四周的围墙。除了这些主要建筑外,尚配有鸟居、手洗所、庙务所的附属建筑,在本殿北侧还为“天照大神”建有50平方米的防空地下室。年8月11日,溥仪撤离长春之时,日本人放火自焚了此建筑。
宫墙碉堡是“满洲国”皇宫中的一大特色,它也反映了“满洲国”皇宫的傀儡性、殖民性、独特性的特征和特性。整个“满洲国”皇宫内廷和外廷宫墙共有11座碉堡,碉堡而且都是二层、三层,居高临下,用于护卫皇宫大院之用,使得皇宫更有些像一座高级的政治监狱的味道。
满洲国宫内府年3月1日伪满洲国转行帝制后设立满洲国宫内府,于执政时代称之为执政府(长官为府中令)。宫内府直辖于满洲国皇帝(日本语:まんしゅうこくこうてい),负责掌管宫内事务。宫内府大臣相对于皇帝有宫内事务的辅佐之责,首任宫内府大臣为沈瑞麟。
馆藏文物
伪满皇宫博物院作为宫廷遗址型博物馆,因其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文物藏品的特定性和局限性,同时也决定了收藏范围及藏品特点。建院50年来,通过调拨、征集和社会捐赠,博物院收藏了大批伪满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非遗传承人作品等艺术精品。其中包括溥仪日记、伪满执政令、日本名家书法、绘画作品、日本九古、锅岛、萨摩等名窑陶瓷以及美国鲍尔温机车厂年生产的蒸汽机车等珍贵文物。
金智元上奏溥仪的奏折
伪满大臣上奏溥仪之用熟宣纸,书简式,长23厘米,宽13厘米,溥仪在每个奏折上亲自用手笔分别签有“照发”、“可”、“知道了”、“钦此”等字。
年8月31日(伪康德十一年八月三十一日),伪宫内府待卫处处长金智元具折上奏溥仪:“为奏请事窃查九月二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致祭明贤贵妃,拟请钦派掌祭官前往致祭,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训示,谨奏。”溥仪在此奏折上用毛笔写道“署派溥佳前往致祭钦此”。溥佳即金智元,载涛之子,溥仪的堂弟。“明贤贵妃”指的是溥仪最宠爱的谭玉龄。年3月,年仅17岁的谭玉龄被溥仪从北京选中成为他的第三个妻子,封为“祥贵人”年8月13日谭玉龄病死后,追封为“明贤贵妃”并移棺于护国般若寺停放。尽管这是一个简单例行的祭祀,但却要如此奏请钦派承祭官主持祭祀,从中便可窥见伪满祭祀活动之一斑。
对于这类溥仪生活中的小事,他有权处理并能签署具体的意见。但有关伪满洲国政务方面的奏折,溥仪只能在上面画“可”,因为一切都是日本主子事先决定的,到皇帝这里不过是走走过场。
伪国务院布告第十三号
年12月8日,布告以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张景惠名义发布。布告装在株式会社满洲事情案内所的牛皮纸文件袋内。其保存番号:,分类:5。普通白纸印刷,石印,楷体字,长方形,长厘米,宽77厘米。年款为“康德八年十二月八日”,中间加盖红色篆书“国务院印”,末行为“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此行下加盖“国务总理大臣之印”篆刻红色印模。
自右至左竖排行文。布告的全文如下:
“为布告事,本日,本国务总理大臣恭拜大诏。奉天承运大满洲帝国皇帝,昭昭尔众庶曰:盟邦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兹以本日,宣战美英两国,明诏煜煜悬在天日。朕与日本天皇陛下,精神如一体,尔众庶亦与其臣民感有一德一心。夙将不可分离关系,固结共同防卫之义,死生存亡,断弗分携。尔众庶咸宜克体朕意,官民一心,万方一志,举国人而尽奉公之诚,举国力而援盟邦之战,以辅东亚戡定之功,贡献世界之和平,钦此。
钦戴之下,感激无任,敬奉天心遍行布告曰:盟邦日本帝国为东亚共荣起见,前为我国固国基于盘石,后为民国援政府于新秩序。迩来五年,举其国力而尽心兴亚之业,吊民伐罪之师所向无敌,拨乱反正之功不日将成,天下咸知,毋庸赘述。而美英两国深恶兴亚不利于已,视日本如仇敌,百方阴挠,欲必置之败衄之地。狠毒之心靡所不用,诡秘之谋靡所不施。文告忠言弃而不顾,特使磋商固执弗移,阴整军备,潜伺机会,耽耽之势不容一息犹豫。盟邦之宣战两国,神之断也,天之时也,胜败之决何须蓍蔡,凡我国民深晓盟邦宣战之义,励尽艰难,效力时局,誓为兴亚贯彻其目的,以奉副天心之万一,行此布告,咸令周知。”
此布告的前半部,即所谓的“时局诏书”。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与此同时,以天皇裕仁的名义对美英两国宣战。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动员本国的一切力量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而且还把“满洲国”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战车上。在战争爆发的当天,溥仪即秉承关东军的旨意,发表了支持“圣战”的这个“时局诏书”。布告的后半部分是张景惠以伪国务总理大臣的名义对如何奉戴“诏书”之意旨,全力支持日本发支的侵略战争作了进一步的号召和说明。此布告是以溥仪、张景惠为首的伪满政府追随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罪证。
大典纪念章银质圆形,直径3.5厘米。正面,上嵌有金色兰花御纹章,下铸竖排“帝出乎震”4个银色文字,两侧刻有对称的凤凰图案。背面正中铸有“大典纪念章”,右侧铸有“康德元年”,左侧铸有“三月一日”,均系银色文字。年3月1日,为了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伪满洲国又实行了帝制,溥仪也摇身一变由“执政”变成了“皇帝”,为了把伪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打扮的像个独立国家的样子,又大肆宣传帝制实施的“伟大意义”,藉此来欺骗舆论,混淆视听。为了庆祝“旷古大典”又特意规定了领授的范围:1、被召参与大典及其关系者;2、参加御大典事务及其关系者;3、其他国务总理指定者。傀儡登极分为郊祭、登极和赐宴三大项,是日,大大小小伪官佩戴着“大典纪念章”参加溥仪的“登极大典”。
卤簿车溥仪专用汽车
北京中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