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说金庸一代仁主大理段誉
一代仁主大理段誉
段誉心想:“我若再说谎话,倒似是有甚亏心事一般。”昂然道:“我刚才没跟钟夫人说实话,其实不该隐瞒。我名叫段誉,字和誉,大理人氏。我爹爹的名讳上正下淳。”钟万仇一时还没想到“上正下淳”四字是甚么意思,钟夫人颤声道:“你爹爹是……是段……段正淳?”段誉点头道:“正是!”
----------------------《天龙八部》第2回
金庸的十四天书里,所有男主角中,唯一一个历史真实人物,就是段誉。对于这个深受金迷爱戴的可爱人物,值得专门为之开辟专篇,详加点评。
《天龙八部》的三个男主人公中,段誉最先出场,这是一个亲和、善良、和蔼、乐观、热血、充满正义感的邻家大男孩,完全没有一国储君的作派。小说的最后,段誉已经贵为一国之君,但其性格依然一如以往,令人十分感慨。要说历史上的段誉,先得简单说说大理国的历史。
大理国史
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年),南诏面积虽小,却是一个凶悍好战的国度,给大唐帝国带来不少小麻烦。公元年,南诏权臣郑买嗣杀死南诏末代皇族多人于大理五华楼下,宣告了南诏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郑买嗣窃国成功,改国号“大长和国”,但这个政权不得人心,只存活了25年,即被新的权臣杨干贞推翻。杨干贞扶植清平官(宰相)赵善政为王,改国号“大天兴国”。赵善政当了一年的傀儡就被废黜,公元年,杨干贞再次改换国号“大义宁国”,自己身登大宝关起门来做皇帝。
由于杨干贞的穷奢极欲、贪虐无道,公元年,通海(今玉溪)节度使段思平率领黔东三十七个少数民族部落联合起兵,打出“减尔税粮半、宽尔徭三载”的口号,得到云贵大地上所有不堪压迫和欺凌的奴隶、平民的支持,起义军摧枯拉朽一鼓作气攻陷羊苴咩城(大理城),将暴君杨干贞赶下皇位,大理国就此闪亮登场!纵观这风云变幻的35年,和中原王朝五代十国相类似,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最终的赢家大理段氏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从段思平起的列代帝王,都信奉“轻徭薄赋、慎动刀兵”的原则,在外交方面,东顺大宋、北拒吐蕃;在内政方面,分封臣下、宽厚待民,算得上是有道明君。
经过段氏皇族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原本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大理国,终于走上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康庄大道,社会安定团结、百姓生活美满,和小说中介绍的情况比较一致。
然而,大理段氏也有着自身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个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从段氏政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伴随左右,一直到大理国的灭亡为止。
这就是延续了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灭亡传统的权臣干政。在段思平丁酉得国后,大理国境内出现了国王、诸侯、平民/奴隶三种社会等级,国王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割据诸侯,各诸侯效忠皇室,但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元首,有自己的封地,但财政、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而平民和奴隶是这两大贵族的财产,不仅要缴纳税赋,而且还要义务参军,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万幸的是,由于段氏的仁政,这个阶层的民众生活倒还不算太穷困。
这么看来,段氏其实已经成了大理各方势力均衡后的产物,如果国王有道,那么各方太平;如果国王昏庸暗弱,那么自然会有野心家虎视眈眈,进而取而代之。
悲剧,在段廉义执政期间,终于不幸发生了。权臣干政
大理第12位皇帝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期间,大理国的封建割据势力已经很强了,主要有三方:占据大理城西北部的杨义贞、占据善阐府(今昆明)的高智昇、高升泰父子,以及占据黔东的三十七部。
公元年,杨义贞弑帝自立,4个月后,高氏父子起兵杀死杨义贞,扶持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即上明帝。段寿辉在位一年,高氏父子又逼迫其出家为僧,改立段寿辉堂弟段正明为帝,他就是小说中的保定帝。
段正明在位13年,虽然处处小心谨慎,力保社稷平安,但终于不敌高氏父子咄咄逼人的态势,无奈于年禅位于高升泰,自己到天龙寺出家为僧。这一年是北宋绍圣元年,即《天龙八部》结束的那一年。
这一段悲惨的故事,《南诏野史》有记载,“明在位十三年,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善阐侯高升泰为君,正明遂禅位为僧,而段氏中绝矣”。
在杨、高两大权臣的斗法过程中,高氏笑到了最后,终结了大理国的前半生,改国号“大中”,开始了短命的大中国政权。
由于国内人心思变,叛乱四起,高升泰这个皇帝做得十分心力交瘁。有鉴于此,焦头烂额的高升泰在两年后病危弥留之际,遗命其子高泰明归政于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文安帝),史称“后理国”(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仍以“大理国”相称)。但在后大理国时期,高氏世为相国,称中国公,嫁女给段氏为妻,掌实权,仍占有重要地位,直到大理国灭亡。小说中段正淳没当过国王,其妻是摆夷族大酋长之女刀白凤。而在《大理古佚书钞》一书中,段正淳的皇后是高升泰的妹妹高升洁,段正淳曾写过一篇《赞妻文》,特别有意思,全文如下:
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虽然文笔一般,但诗中亲密温柔之风扑面而来,和小说中段正淳哄骗各路情妇的手段如出一辙,就是不知道这些甜言蜜语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年段正淳弃位出家,传位其子段正严(亦称段和誉、段誉),故而,段誉是大理国的第16位皇帝,庙号宪宗,谥号宣仁帝。
有为之君
段誉出生于公元年,即“大理保定二年”,与小说中的“出生金牌”时间吻合。年,26岁的青年段誉气宇轩昂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大理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同时,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段誉刚刚登基,接手的是个烫手山芋:黔东三十七部互相攻击,各路反王风起云涌。同时,段誉还要面临高氏擅权的事实。此时的段誉,真可谓是内外交困、焦头烂额。
平叛手上没兵,夺权心中没底,难道要延续段正明、段正淳两位先皇的被动挨打状态?段誉不是平庸之主,他一反常态,走上了和高氏相国友好合作的道路:开诚布公地袒露心迹,换取高氏的鼎力协助。
当时的相国是高升泰的儿子高泰明,而皇太后是高泰明的姑姑高升洁,皇宫内外全是高家的势力,段誉所能做的,就是在最大限度范围内,与高氏家族联手打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大理国,在段誉心中,这片热土不是老高家的,也不是小段家的,她属于全体大理人民。
段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全盘托付给高泰明,希望高泰明即刻带兵平叛。高泰明觉得很意外,在段正明、段正淳执政期间,都是高升泰、高泰明决定好了,才去通知国王颁旨。但段誉竟然能够主动前来商议,可见其主观能动性很强。
高泰明决定领兵出征,同时段誉下旨,命高泰明的第四子高明清暂摄善阐侯爵位,这也意味着段氏不会在高氏远征过程中,背后捅人一刀-----给高泰明吃了一颗定心丸。
正规军出马,黔东三十七部或降或亡,战乱很快平息。这次的国王与相国主动联手,使君权和相权获得了高度的统一,大理军民无不交口称赞。在今后的数十年里,颇有胆略的段誉虽然不能改变高氏擅权的事实,但却能屡屡主动化解矛盾和危机,为大理国民的安居乐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同时也要赞赏一下高泰明,他和其祖高智昇、其父高升泰不一样,在他心中,“忠孝”二字比“权欲”为重:高升泰遗命其归政于段氏,恢复大理国,他做到了;段誉请他出兵平叛,稳定大理国,他也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权臣,都有这样高度的政治觉悟。
对于大理国民来讲,这对君臣无疑是一对最佳拍档:国王有胆识,相国有操守。两人不像汉献帝与曹操,倒更像是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与首相。
段誉亲政后的第八年获得了宋朝的“金紫光禄大夫、校检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封号,取得了两国的边境贸易权,从此大宋和大理两国的民间贸易日益频繁,大理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史载“七月中元节,各方贡金银、罗绮、珍宝、犀象万计,牛马遍点苍”,又有“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缅等地,及本地州县之云集者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繁荣景象,可见一斑。大理周边的邻邦如越南、缅甸等国,看到段誉治理下的大理国国势昌盛,也不禁“远方慕之,悉来贡献”。
国家稳定、吏治清明、财政丰饶、皇帝仁慈,此时的大理国到了另外一个盛世。
但同年,另有一个坏消息,就是相国高泰明病逝。
毋庸置疑,高泰明是一个权臣,但不是一个奸臣,他是大理国的无冕之王,人称“高国主”。但他能够和段誉和平相处、精诚合作,可见是一个极好的政治合作伙伴。他的早死,令段誉很苦恼,继任的高氏相国应该选谁,选对了人,将对自己的执政至关重要。
由于此时高泰明诸子尚幼,二弟高泰运趁机夺过相印。高泰运上台后,还没等到大展手脚,就在三年后的年去世了,他的侄子,也就是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顺继任相国;高明顺在相国的位置上干了十年,年也去世了,传位给儿子高顺贞;高顺贞又干了12年,到了年去世,继位的相国叫高量成。
高量成一直陪伴段誉走完最后的政途:年,段誉已经是一个65岁的老者,由于诸子内斗不息,令其倍感疲倦,故而借口“天变不详”,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子段正兴。
出家为僧
段誉共执政39年,淡出大理政坛后,于荡山寺出家,法号“广弘”,从此青灯黄卷于深山古刹中勤进修行,得享高寿而终(公元年段誉去世,享年92岁)。
段誉不仅是大理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君,同时也能问鼎“中国最长寿国君”前三强!排名第一的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活了岁之久,空前绝后的记录;亚军是先秦时代卫国国君卫武公,他活了95岁。紧随其后的,就是我们的大理段公子!历史上的段誉在执政期间,对外不兴刀兵,对内勤政爱民,做到了小说中段正明规劝他的“爱民、纳谏”二事,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皇帝。纵观段誉的一生,仁慈、宽容、善良、大度是他的标签,但由于他的爱心太重,不够杀伐决断,故而大理国在他执政的晚期,已经出现了早衰的迹象,从这点来说,晚年的段誉未能像青年时代的他一样,能够不畏权势充满斗志,实在是相当可惜的。
金庸毫不掩饰对段誉的喜爱,将其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历史和小说有机地完美结合起来,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喜闻乐见的书生情痴形象,很多年后,这个可爱的人物将伴随我们的回忆,陪伴我们走过漫漫人生路。
《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智兴是段誉的孙子,但其人终老帝位,并未出家,故而“一灯”大师法号也是小说家杜撰无疑。“一灯”二字属佛教常见用语,意喻“破除一切黑暗、愚痴的智慧明灯”,《华严经》有“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大集经》有“譬如百年闇室,一灯能破”;《楞严经》有“身然一灯,烧一指节”;《诸经要集卷》有“暗室百年一灯便破,故知嗔心甚于猛火”;《佛祖历代通载卷》有“点一灯外安十镜,以十镜喻十法界”,等等。显然,这个法号是贴切段智兴这个人物形象的。
长期服用玛咖可改善睡眠,减缓压力,缓解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平衡及调节荷尔蒙分泌!一瓶60片,一天服用三次,早、中、晚各一次,一次2片,3瓶一个疗程。
鍖椾含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涓撲笟鐧界櫆椋庤兘娌讳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