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中国式的圣诞节,它的文化潜在
圣诞节,是一种娱乐表达。就如同2月14日“情人节”,也如同11月11日“光棍节”,更如同年1月4日这个“一生一世节”,圣诞节,或许只是国人娱乐一把的一个载体或是借口。“中国式”圣诞节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中国矛盾:圣诞节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日,相关的生意非常红火,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圣诞节传统在中国还很年轻,但是与中国数百年来吸收和改造的许多外国风俗一样,中国的圣诞节也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年12月15日,著名文化策划人、作家薛刚等数十名文化界、诗歌界人士集体倡议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为“中华圣诞节”,扩大黄帝文化和上巳节的影响,同时呼吁称呼西方节日为“耶诞节”,以作区别。很多东西,很多事,很多人,我们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但往往都为时已晚,只能望洋兴叹了.就拿端午节来说,赛龙舟吃粽子是理所当然的,可现在却被韩国人申遗成功了,国人才被振醒了,都咬牙切齿地指责韩国.但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问题”我们真的重视端午节吗?我们的民族节日还有哪些?我们都重视这些民族节日吗?”或许我们是在申遗之后才真正重视的,或许我们并不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或许我们连一些节日都不知道.所谓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我们有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这里所说的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但我们为什么要维持这些传统习俗呢?因为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基本形式之一.现在却也有一种”西洋习俗”在我们身边狂风骤雨般地在国人的心里发芽扎根,那就是12月25日圣诞节.每直圣诞节来临时,我们不难看到大大小小的商店都摆起圣诞树,悬挂横幅,带起圣诞帽,国人互赠贺卡,互发圣诞祝福信息等等一些列让人”愉悦”的事.但我们真的可以愉悦吗?或许我们应该感到焦虑,因为有一种习俗正在退化,甚至消逝,那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7月15是什么节日吗?或许大多数的人都会摇头,但这却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元节.旧俗上有烧衣包,祭祀亡故亲人的习惯,可我们做过这些事吗?所以我支持不过圣诞节的习惯.首先分析下,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先说为什么商家过圣诞?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围绕这一目的在运行.商家过圣诞不过就是想吸引消费者,和一般的宣传方式没有根本上的区别,所以商家根本不顾社会效益而疯狂得过起圣诞节.再则说,消费者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其一,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收入不断增加,给消费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在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已经基本无忧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追求身心的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人们便把消费的重点转移到了享受资料的消费.所以对于不同的节日便更加的重视了,导致了人们开始盲目地过起圣诞节.其二,是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导致的.身为一名学生,我曾经也是圣诞节的忠实”粉丝”.当我自忖为什么要过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一点也不想过圣诞.只是看着别的同学都在过,我不能让人认为我与时代已经脱节了,于是我的嘴上开始嘟噜起”圣诞快乐”.慢慢地大家都在送贺卡,我也不能输,所以我也开始回礼起来了……其实我并不想过圣诞节,只是这种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让我过起了圣诞节,这个本不属于我们的节日.错误的出发点和消费心理,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想过圣诞,那我们还要坚持吗?然后说说为什么不过圣诞节?首先,上面已经讲过了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而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为什么人们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的亲情。为什么台湾海峡会引起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用张岱年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现实却是圣诞文化不断发展,中国的传统习俗却悄然地淡忘,这样不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设。其次,就是大家也许都会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做到博采众长,面向世界。”论诉“应该过圣诞”的命题。但大家似乎故意忽略了一点在“博采众长,面向世界”的同时也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意图分化或西化我国的图谋。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未免太严重了,小小的圣诞有这么大的功能吗?圣诞属于一种不属于我国的文化,文化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如果人们一直在圣诞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会影响国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一旦国人形成这么一种文化习惯就会影响到经济和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文化更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最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不管在任何的时代的文化创新,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盲目地接受外国文化而忽视本国传统,则我国的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种种的事实,种种的危机则有告诉我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应该过圣诞节吗?让我们平等看待各国文化,抓住“主心骨”的作用,发扬传统节日。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珍惜,不要让“端午节”事件重蹈覆辙。
漫酷人生公众平台发布
来源:数学之美
编辑整理:陶双斌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