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常识中元节和盂兰节,到底有什么区别习

发布时间:2017-2-6 11:01:50   点击数:

青山科普

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

今天是阴历七月十五,俗称的鬼节。这一天被称为中元节,也称为盂兰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实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道教有三位一体的天神崇拜:天官、地官、水官,三位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夜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天官在正月十五为人赐福,地官在七月十五为人赦罪,水官在十月十五为人解厄。

而盂兰节则是佛教的说法。佛教经文《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祖的大弟子目犍连(中国人常叫他目连)见到母亲在阿鼻地域中受罪,形销骨立,于是以钵盛饭菜送给母亲,母亲抓饭要往嘴里送,饭一到手就变成炭火。目连向佛祖祈求救母的办法。佛陀说,你的母亲生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所以受此饿鬼之苦。要在七月十五日拿百味珍肴、鲜果供养十方僧众,通过大家的法力使她得到超度。

可为什么是七月十五呢?佛教中,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日是神职人员的安居月,大家关在寺庙中修行,到七月十五日结束,等于放假了。七月十五叫“僧众自恣日”,也叫“佛欢喜日”。

目连在这天供养僧众,解救了母亲。他为此感谢佛祖,还说应该让天下佛徒都可通过这种方式解救七世父母,佛祖同意了。这就是“盂兰盆节”的由来。盂兰是梵文,汉译为“倒悬”,形容饿鬼之苦,如人倒悬。唯有以盆盛食品斋僧,才能解除倒悬之苦。

两种来解说高度相似,到底是谁克隆了谁,一直有争议,到现在也没争出结论,但是为第三种说法,也就是传统秋祭起源说提供了佐证。

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孟秋七月的祭祀活动,迎接秋神的降临。祭神之后就要祭祖。珍贵的时鲜食品奉献给神明和祖先,叫做荐新或秋尝。

中国传统认为,四季各有神明主宰,主宰秋季的白帝,既是掌管收获之神,也是掌管刑杀之神,是中国的死神。古代中国处理死刑犯都是放在立秋后,叫秋后问斩。秋祭的日期过去是随意的,立秋以后任何时间都行,到了南朝,定下七月十五为祭祖的日子。总之,七月十五的直接渊源是先秦时节的秋祭。

在了解了中元节的来源以后,这传统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民间相传,七月十五这天,这些事是大忌:

一、吃饭的时候,切勿把筷子插在碗中央

筷子插在碗中央的饭中,是祭拜的模式。平时吃饭时尚且要忌讳如此,更何况是在七月十五呢,千万别在自己吃饭时这样,以免让神灵、鬼怪有所误解。

二、晚上尽量不要到野外游逛

七月相传是鬼门大开,孤魂野鬼都在外游荡的日子,尤其是七月十五这天,因为是正日子,相传阴气最盛。所以忌讳在这天晚上外出,以免与不好的东西相遇。

如果实在有事需要外出,也千万不要互相叫名字,以免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三、晚上记得把衣服收回去

很多地方的习俗中,都有晚上不在外面晾晒衣物的禁忌,尤其是小孩子的衣物。

七月十五这天,阴气最盛,相传孤魂野鬼很多,记得一定要将衣服收回,不要遗漏在外面。

四、切勿忘记祭祀祖先

七月十五,人们都会祭祀自己的祖先,而且往往还会多准备一些食物、供品给那些孤魂野鬼们。

没有儿女的孤魂野鬼尚且有此待遇,为人子孙者,如果不祭祀自己的祖先,岂不是数典忘祖,将自己的祖先沦为无人祭祀的游魂?所以,切不可不祭祀自己的祖先。

五、祭祖时态度一定要虔诚

祭祀祖先,表达的是对祖先的追思和怀念。所以,祭祀时一定要恭敬虔诚,不可喜笑颜开,不可嬉笑打闹,不可哼着小调,举止轻浮,破坏祭祀祖先时的气氛。

六、不可食用他人祭祀的食物

七月十五祭祀的食物,不是供奉自己的祖先,就是供奉给孤魂野鬼的,不可作为人们的食物食用。

所以,最好从小就告给孩子这点。

编辑:小羊

来源:上海微科普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65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