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今天是中元节,你知道它的来历习俗禁忌

发布时间:2017-1-16 10:03:11   点击数:

今天是8月17日,农历是七月十五。

每到七月十五的晚上,在济南的很多十字路口,都会看到有一些烧纸的人。不少年轻人会纳闷:又不清明又不过年的,烧啥纸啊?

请教上年纪的人,他们会告诉你,七月十五也像清明一样,是鬼节,除清明和七月十五外,十月初一也是鬼节,三个日子并称三大鬼节,都是要祭祀先人逝者的。

中元节来历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其前的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其后的十月十五称下元节。在中国的道教中,上元节是天宫的生日、下元是水宫的生日,这两位神的职责分别是为人间赐福和解厄。只是中宫与鬼有关,他的职责是为亡灵赦罪。

传说,中元节这天,地宫会打开地狱的大门,已故的先人就会在这天回家与在世的后人团圆,因此这一天就成了一个鬼节。人们这天晚上自然要烧些钱给先人们用。早时候还讲究设道场,放祭祀食品,上坟、放荷灯等。现在比较简单了,在路口烧烧纸就行了。估计新时代的另个世界物质文明也非常发达了,只要有钱,已啥都可以买到吧。

在济南,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差不多,已没有啥太多的讲究,它就是比较纯粹的鬼节,烧纸钱是最重要的,而同为鬼节的清明节显然要复杂很多。

七月十五不仅与道教有关,它与佛教文化也是有联系的。

中元节又叫“盂(yu)兰节”,这里面有个佛教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叫目连的,他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目连挂念故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原来母亲已变成饿鬼,非常可怜。

目连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饭菜一到母亲嘴边就变成了火。目连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告诉他,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罪孽,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这孽障不是目连一人能化解的,必须集众人之力。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之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历史

中元节在中国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曾远比“七夕”、“清明”热闹。

在新中国成立前,在这一天,人们还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香港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节本可以由内地来申报,只是现代内地的中元节文化气氛,已远不如香港了。

但在这一天,内地除了烧纸外,还是在“小众”中保留下来一些习俗。比方在我们山东,沾化县老百姓会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长岛渔民会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供××使用”的纸条,或供奉溺海者的牌位,装上食物、衣物等,点上蜡烛,由已婚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等等。

中元节的禁忌

中元节既然是鬼节,讲究虽然越来越少,但在老辈人中,它的禁忌还是蛮多的。这些禁忌都是些迷信的东西,大人们看看知道点就行了,就别传授给孩子们了。大致有这样: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另外世界的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看了这些,你是不是有些紧张了,下面只简单列举,不再解释,怪吓人的,当然都是迷信,你别信)

4、非特定场合烧冥纸、5、晚上晒衣服、6、喊名字、7、游泳、8、乱看、9、榕树放在家门口、10、熬夜、11、靠墙、12、捡路边的钱、13、轻易的回头、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16、筷子插在饭中央、17、独处、18、晚上拍照、19、玩碟仙、20、拖鞋整齐的放床边。

好了,中元节虽然是个鬼节,有很多迷信的东西,但也有很多好的文化在里面,最后读些古诗,轻松下吧。

中元节古诗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日午》

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

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

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6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