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中元节的由来以及诸多禁忌
中元节的由来以及诸多禁忌
文
天人合一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中元节的由来以及禁忌事项:
中元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
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
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
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
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
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
还有整个农历七月更有百般禁忌:
1、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2、晚上不可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4、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5、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
6、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何况,治安败坏有时人类的凶神恶煞比鬼还来得可怕!
7、半夜勿晒衣服
8、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随便捡起来
9、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0、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诸多禁忌,族繁不及备载
其实,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论灵验与否,至少也能求个心安。
如果遇到什么特别情况时,不要害怕!可以及时与天人大师联系。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应如何治疗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