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中元节,10条禁忌莫忽视
文设计:麻瓜终结者
排0编者按:在中国古代三大鬼节中,中元节的地位异常重要。甚至提起鬼节二字,大部分人第一印象会想起中元节。这是一个非凡的节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俗。桌子上有24道菜,8荤8素8小味。除了西南角的坤位没有摆放碗筷,在其余八卦7个方位,放着7副碗筷。桌上还有一个酒壶,里面放着酒水,7副碗筷旁边都有一个酒杯,酒已经被倒好。在桌子正中央,有一个特质的大碗,里面有一碗清汤,俗称“太平汤”也叫“平安汤”。这是去年中元节时,一个偶然机缘本本在朋友王先生家中看到的一幕。此时是正午,这桌饭菜是在正午前布置好的。一些细节,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发现不了。比如在每一个酒杯下面,其实放着一枚铜钱,而所有的筷子都放在碗上。这并非一桌给人吃的饭菜,而是中元节当天王家供奉先祖的“团圆饭”。一些辈分小的孩子,也在院子里玩耍跑跳,但大人们已经嘱咐过他们不可以乱动桌子上的吃食。有几个王家30多岁上下的女人,拿着一兜子糖果给这些小孩子发放,她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发糖,还要负责看住孩子,只要看到哪个孩子走向这摆满酒菜的桌子,便会拦住。餐具其实也值得一说,因为这并非我们常用的瓷碗、竹筷,整个桌上的碗、盘都是白锡制成的。王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跟我说,原本是7副整套的白锡餐具,多年前丢了其中一组,所以有一组是用白铜做的。“讲究”这是当时本本内心最大的感受。仪式大约是在正午过了一点点开始的。“三香双烛”被放到了饭桌上,香并非是寺庙里用的那种香,而是裹着白纸的一种燃烧起来有淡淡腥气的香。蜡烛是红色的,王先生特意向我小声介绍,在中元节这天祭祀一般要用红蜡烛,而非白蜡烛。有早已请好的神婆(神婆一词比较合适称呼那位女士)她仔细观察着三根香和两根蜡烛燃烧时的状态,观察了一会她说了一些神神秘秘的话。这应当是断香术的一种——通过香燃烧时的状态而进行预测。在早已布置好的小祭台上,已经摆放好了王家的列祖牌位,王家的家人按照辈分依次前去祭拜。一个细节是所有祭拜的人,都会先伸手取一些刚才香燃烧时的香灰抹在手中或者脸上,然后再跪拜祖先。作为现在王家的当家,王先生的跪拜仪式似乎最为重要,他对着牌位说了许多话,包括汇报一年家族中人大概的情况,祈求祖先保佑,并邀请祖先来赴宴。然后便是占卜,占卜的结果如果是吉,则说明祖先同意赴宴并对子孙的祭祀比较满意,如果是不吉,就需要再次“沟通”。那一天,在王家人都完成跪拜后,第一次占卜就得到了吉的结果,王先生很高兴,恭敬地向祖先牌位又磕了头。磕完头后,是烧纸钱的仪式,王家准备了好多纸钱,是他们家的女性成员提前一晚手工制作的“金银钱”,整个烧纸钱的仪式进行了大约20多分钟,直到纸钱完全烧完,王先生大喊三声:“祖宗荫蔽,吉祥富贵”整个祭拜仪式算是结束了。在中国许多地方,中元节当天,都会有类似王先生家的这种祭拜仪式,虽然很多细节上每家都会不同,但这一天的主题大体相同:对祖先表达敬意。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在北方,一般以农历七月十五日(本周周三)为中元节,而在南方部分地区,人们会把农历七月十四日当做中元节的开始。关于中元节,有许许多多的传说。“七月半,鬼乱窜”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是说在中元节这一天阳间的鬼物比较多,而且非常活跃。之前在鬼月一文中提过的夜行鬼现象(百鬼夜行)往往也都发生于中元节这一天。关于鬼节这一天的传说,有许多版本。这些版本的故事都似乎有一个相通的主题:曾有一位大能,因为孝心,不愿意母亲在地府中受苦,而展现了神通打开了地府之门放出母亲,谁料大门一开跑出来的不仅仅有这位大能的母亲,还有许多地府的鬼物。而至于这位大能是谁,众说纷纭,在此不做评论。只是这种孝心确实感天动地,最终让这一天演变为了鬼节。传说,鬼物也是可以修行的,有一种叫做“鬼修”的现象,一些生前的修者因为机缘未到而没有在阳寿范围内获得正果,化身为鬼后依然有修行的执念,于是以鬼的形态继续修行。而修为极高的鬼物,据说神通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甚至成为阴阳两界无法轻易阻拦的存在。考虑到百鬼夜行这种流传了千年的说法,以及古人一直相信鬼物中存在“大鬼头”,鬼修一事可能并非空谈。在中元节这天,到阳间活跃的鬼物,往往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据说是因为对阳间的亲人有所挂念,而争取到出游的机会,上阳间来看看。有的则是因为心中不平之怨念试图找到替身。有的则完全是因为对阳间生活还有留恋而上来玩耍。据说一些修行时间长达千年的真正的大鬼、老鬼,在中元节这一天很少会到阳间来(有一种说法,说每一个鬼物修行到一定程度,都可以组织一次夜行鬼,而一个鬼物一生只有一次带领鬼物进行夜行的机会,所以这些大鬼、老鬼可能几百年前已经完成了夜行鬼这一事情,对阳间已经没什么太大兴趣。)对人而言,在中元节,可能会遇到的比较麻烦的情况有三种:被鬼物视为替身。被鬼物盯上。招惹、得罪了鬼物。第一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河边、湖边、事故多发的马路处,回到阳世的鬼物(或者存在于阳世没走的游魂野鬼)会到自己为人时死去的地方,因为执念很强所以怨气很重,它们会寻找替身试图结束自己的劫难而进入轮回。第二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并非孤立。在鬼节,一些鬼物可能在街上会看上某男、某女,并深深爱上。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微乎其微,但如果出现,可能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被盯上的人会经常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画着奇怪符号的钱、有莫名其妙文字的信件、墙上奇怪的标志,这些可能都是鬼物在提亲。第三种情况一般是人因为言语或者行为得罪、招惹了鬼物,往往鬼物会进行一些小小的惩罚,或者让这个人的运气坏上几天。但这三种情况,都是非常少见的,正常情况下,回到阳间的鬼物,都是抱着对亲人的思念、对阳世生活的眷恋,它们并不会伤害人类——因为这种巨大的因果对鬼物而言也是严重的影响。第一种情况的规避方法其实并不困难,在中元节远离河边、湖边,尤其是一些野湖、野河,而一些事故多发地段也可以在这一天尽量别去。而第二种情况,可以通过在中元节当天早回家来解决,就算晚上一定要出去聚会、玩耍,也可以选择一些人气高的地方,毕竟人气高的地方阳气很重,对鬼物是个防范的方法。第三种情况则需要每个人注意这一天的德行,别胡说八道,有一句老话说的很好:“中元节不谈鬼”在这一天尽量不要说鬼字。也有一些特殊的机缘会出现在中元节这一天。据说有一种非常喜欢说话的鬼物,特别喜欢在这一天出来找人聊天。有时候聊着聊着这鬼物会说漏一些重要的情报,有可能这些情报对于做生意的人而言会是蛮重要的信息,于是有个俗语“中元鬼散财”。这种爱说话的鬼物里还有喜欢说教的,就是在中元节这天如果在街上遇到对你说教的“人”可能是鬼物,至于那身体可能是附身而来的,也可能是修行很高化身而成。另一个需要提前心里有数的,是有一类鬼物,往往是修行年以上的女鬼,化身为姿色绝艳的女子,虽然模样非常美丽,但一般神情冰冷。在中元节这天,在路上遇到“冰美人”千万别去搭讪,这可比搭讪行神和雨妖精的风险大的多。传说在阴间,也有一个复杂的社会,一些巨型的鬼物家族拥有强大的势力,而这种修行年以上的女鬼大多出自这种鬼物家族之中。所以招惹了这样的存在,并不理性。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在中元节,很多鬼物来到阳间,而阳间的妖物也会跟鬼物遇见。传说在北京城里,一些大势力的妖物家族在这一天会摆宴席招待一些鬼界的世交。正常情况下,妖与鬼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所以一般能够这样坐下来聊聊传统情谊的,都是关系非同一般的妖鬼朋友。山,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认为年岁很大的山妖(山精,也有说法认为是山神)同样也是这个区域鬼物的头子,所以在大山附近,中元节这一天很多鬼物会去给山神大人朝贺。这也是为什么,中元节这一天不适合登山。与整个鬼月不同,在中元节当天,有一些特殊的禁忌。这一天切忌带红绳出门。本命年的人往往会在手上带本命年压命红绳(吉祥结子)而在鬼月其实是不适合带这个的,尤其在鬼节当天。如果家里有风铃,在鬼节当天摘下,风铃本身对鬼物有一定的吸引力。夜不谈鬼,这其实是每一天都应当做到的,但在鬼节这一天尤其如此。女孩子如果是生理期,在鬼节当天最好别在晚上出门,与很多人理解不同,孕妇如果想出门散散步其实鬼节当天的安全性比生理期女孩要高。但依然建议,出于安全考虑,孕妇也别在鬼节当天出门。在鬼节当天,如果喝的大醉,是很不吉利的,因为可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且精神恍惚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增大遇到“那些朋友”的可能性。鬼节这一天,其实并不适合遛狗,如果非要遛狗应该避开下午1点~3点,下午5点~7点,晚上11点~凌晨1点这三个时段。一般鬼节对于祖先的祭祀,都是在上午,很少有在下午祭祀的(部分地区有下午祭祀的风俗,大部分地区是在上午)如果想祭祀(又没有下午祭祀的传统)还是上午完成祭祀最好。家里猫在这一天可能比较活跃,不要担心,这很正常。灵觉强大的人在鬼节前后几天梦境会比较丰富,也不必担心。在鬼节当天,男女最好避讳进行“云雨之事”,尤其在这一天不要寻求刺激去野外或者奇怪地地方享受鱼水之欢,这可能会带来较大隐患。鬼节的晚上,不要去寺庙或者道观附近“游玩”,专业人士进行法事的情况除外,普通人在鬼节的夜晚尽量远离寺庙等地方。黑本子只聊鬼神,莫谈苍生黑本子darkbookbyM中元节,更像一个展现孝心和对祖先尊敬的节日,所以这一天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家里。本子金句鬼月,又称为孝月
希望大家平安吉祥
赞赏
人赞赏
品牌营销网络推广中最忌讳八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