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鬼节不谈鬼,谨言慎行保平安
大家好,今是8月15日,也是盛夏三伏天末伏的日子,咱们不聊天热的话题,聊聊有点冷的知识,中国的鬼节!
中国的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中元节
大前天也就是阴历7月15日,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中元节的日子。这一天,月亮是最圆的时候,也是人们祭奠和怀念祖先及故去的亲人感情最浓烈的时候。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清明节
说起中国的鬼节,人们的潜意识里立马会浮现清明节,是的,清明节,也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并且更是中国祭祀祖先最重要的日子,为此国家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清明国假日放假的福利,由此可见,这一个节日对中国人来说的意义和重视程度是非常重大的。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多年历史。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这就是清明节来历之谜最为流传的版本。
寒衣节
寒衣节这天,处处烧火纸,家家送寒衣,天气寒冷,人们为逝去的亲人送上几件衣服御寒。在笔者家乡这边,又叫“送新衣”。
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鬼节禁忌
1、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所以在鬼节的时候大家要早点回家呆着。
2、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那个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
4、不可捡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5、不可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那
6、不要熬夜,人阳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阴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体,邪气入侵,
7、不要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哪个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8、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
关于民间的一些鬼节习俗禁忌还有很多,比如这天床边的拖鞋要摆放整齐,否则也会招来那个。这些个说法都是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下产生的,在如今社会前进发展过程中早已证明是不可信的,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但是了各位看官,鬼节是祭奠祖先和故人的日子,我们因怀着悲悯和感恩之心,悼念和怀念,切不可信口雌黄,恶语交加,要积点口德。鬼神你可以不信,但不可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