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七月十五中元节,知道什么是ldquo
农历七月十五
9月5日
今日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俗称施孤、又称为七月半、亡人节,一般是七天。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习俗。所以这天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要备上下酒菜、纸钱来祭奠亡者,以表示对死去先人的怀念。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为“三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合称为“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地派驻人间的代表。
其中,天官紫薇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又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会”。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中元节和除夕节、清明节、重阳节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候的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在春夏秋冬都要奉祀先祖,尤其在“秋尝”最为重视。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后来逐渐影响到了民间。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节日习俗
放
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者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胡海之中,任其漂泊。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渡与祈祷。
捏
面塑
这天在民间的妇女中盛行面塑活动,尤其是晋北地区最为盛行。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要捏成平型,这样称为面羊,取羊羔吃奶双膝下跪之意,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指有儿孙满堂、福寿双全之意;送给平辈的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有连年有余之意。
做
茄饼
茄饼,也叫作茄盒。民间认为这种食物是可以成为已故祖先的干粮。所以每到中元节这天,尤其是老南京人就会做这道菜。
祈
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之意。
诗选
《中元作》
(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见月》
(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知识漫画大讲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