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特别提醒华夏生命将于9月3日举行中元

发布时间:2021-3-2 20:04:59   点击数:

最近大家都在看

●第十二届豫商大会在我市隆重开幕

●市委书记何雄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

●濮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通报

●濮阳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

?《望月婆罗门引·中元步月》

顾太清

海棠花底,乱蛩啼遍小阑干。月明云静天宽。

立尽梧桐影里,深草露华寒。听哀音几处,痛哭中元。

蒿灯细然,荡万点、小金丸。

看到香消火灭,过眼浮烟。

秋风庭院,破尘梦、清磬一声圆。南窗下、剪烛更阑。

01

中元节的来源

农历七月十五,就是民间俗称的“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这一天是民间非常重要的节日。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起于北魏,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记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恶鬼,当时解脱”,民间则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另一方面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佛教仪式中为了追荐祖先会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这一仪式始于梁武帝萧衍,其后蔚成风气,历代帝王臣民多以此报父母、祖先恩德。

盂兰盆,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之极。佛教的盂兰盆节与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连救母故事有密切关系:释迦牟尼著名的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以天眼通看到亡母在饿鬼道中受苦十分伤心,便用钵盂为母亲盛饭,饭未入口就化为灰烬。目连求助于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说:必须在农历七月十五众僧结夏安居功德圆满之日,为七世父母和现在父母备办百味饭食,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众。七世父母就是指今世加过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轮回时各道的父母,故是“一切众生”的代名词。这样,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现在父母也可添福添寿。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

02

中元节的意义

儒家的“敬祖孝悌”、道家的“三元之说”,和佛教盂兰盆节“目连救母”的观念慢慢融合,于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渐渐适应了儒释道和民间的需求,成了祭祀祖先和祈福感恩的重要节日,这个节日蕴含了中国人的包容、博爱,以及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盂兰盆会”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我们深切认知到中元节祭祀的意义,中元节既是一种文化,也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是很有人情味的,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及责任使然,中元节也必将不断得到传承和延续!

盂兰盆会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举行。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盂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在正式仪式开始前,建立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其中,佛坛上设有佛像及导师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坛上放置多种供品。

中元节系列文化活动

为颂扬先德,弘扬慈孝,思亲报恩,华夏生命将于9月3日至9月5日,隆重举行中元节系列文化活动。诚邀各界人士,随喜参加,普愿与会等众,身心康宁,福慧增长。

活动可随喜结缘法师供佛、供僧、供花、供果.

时间:年9月3日上午8:00

地点:华夏龙源公墓(濮阳县南环路龙碑西米路北)

报名专线:/

年中元节现场回放

华夏生命主祭代表上香献供

诵经

敬献哈达

领取鲜花等祭祀供品

圆满礼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32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