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七月半安仔粿

发布时间:2021-2-24 20:49:21   点击数:
祭祀先祖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月半又称中元节,在民间俗称“鬼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等三节,并称为我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中元节不仅在民间享有盛名,更为佛、道两家所重。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传说人死后,有的升为天神,有的下地为鬼,而其主要依据则是当事人是否有功德。而中元节则主要是为下地为鬼的亲人积累功德而举行祭祖仪式的。据说,在中元节这天,地狱之门打开,所有的鬼魂都可以来到世上享受人间血食。而健在的亲人则会在这一天准备一些菜肴果蔬、金箔纸衣去路口祭祀鬼神,也是为逝去的亲人积累功德,希望他们早日功德圆满,脱胎换骨升天为仙。

中元节的“鬼节”俗称,与佛教中的“轮回观”有关,侧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而中元节的称谓则与道教有密切关联。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道教《太上三官经》载:“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而对应的,便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三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而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把中元节的鬼文化与儒家倡导的孝道相结合,成为我国流传甚久的祭祖祀宗的重要节日。

在潮汕地区,中元节用来祭神的粿类,叫做安仔粿,用木制或陶制品做成的粿印,雕刻上各式精致的图案,有桃粿印、寿桃印、石榴印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桃粿印”是一种印纹全是图案化的篆体寿字的桃形印模;“龟粿印”,其印模则呈椭圆龟背形,底面刻着图案化的寿字。大多粿印是底面雕刻桃形图案及其他花纹,中间雕一篆体“寿”字,以图吉祥长寿之意。“石榴印”图案是一只鸟衔着双朵石榴,石榴代表做事顺利,多子多福,一般用于七月十五做红豆粿;“金鱼印”是两个红金鱼在水里游,代表年年有余……

安仔粿粿的出现,总是与民间节日、风俗联系在一起。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等这些民间祭拜的重要节日中,粿食是潮汕地区家家户户供桌上必备的拜祖祭献之物。七月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31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