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中元节 念先祖 显
中元节 念先祖显
中元节又称“孟兰盆节”
一般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
年被列入国家非遗目录
“中元”即汉族传统节日“三元”之一。“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先人的日子,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并称为中国传统祭祖大节,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
“八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五、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节日由来
道家说
“中元节”是道家的说法,其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中国古代以1、7、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道家有“3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修行记》云,“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摆脱。”
相传中元节这天地官会大开地狱之门,放出魂魄使其与亲人相聚,人们便在这天大办祭祀活动迎接往生的亲人,因此逐步构成中元节祭祀的习惯。
佛家说
佛家称中元节为“孟兰盆节”,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和报谢父母长养慈祥之恩。另,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因而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
中元祭祀的目的
和其他节日一样,中元节也有很多风俗,除我国之外,泰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众多国家都很重视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比较常见的祭祀活动有:放天灯、放水灯、放风筝、焚纸,祭拜先人、扫墓等。
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主要目的不外乎有3:
中元
普度
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之间,很多人会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行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魂魄,并乞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祭祀
先人
此时正直道家传说中地官大开地府之门,民间相信先人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好生祭拜。
△日本在这一天也有祭祀风俗
祭祀
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攻击,取得大秋丰收,有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将麻、谷悬挂门首。
中元节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我们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两重意义:1是阐扬怀念先人的孝道;2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中元节之所以能够被多国推重,乃至在某些地区影响力愈甚清明,最主要的,便是其从慈悲角度动身体现出的浓浓人情味。
中元诗词
《中元作》
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雨中呈子晋》
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
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历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