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我们的节日中元节来黄河岸边点亮一盏祈

发布时间:2020-8-21 20:29:59   点击数:
中科医院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6/5406139.html

山西,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得“晋”文化在悠久的五千年中国文化传承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山西在历史演化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民间节庆风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独具黄河风情的民间祈福活动——河曲河灯会。

放河灯源于佛教仪式中盂兰盆会的“照冥荷花灯”,其目的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即救度亡灵倒悬之苦。河曲放河灯的习俗是在佛教盂兰盆节中又融入了祭奠大禹以及道教的一些内容,从而形成的。

河曲河灯会,最早记载于明万历年间的《河曲县志》,俗称“河灯会”,主要流传于山西省河曲县,是黄河岸边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黄河民俗文化色彩,体现了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印证着黄河文化的内涵。它集祭禹、悼亡、祈福于一身,用放河灯的形式来寄托对故去人的哀思和对未来的美好企盼。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从各地赶来的人们聚集在西口古渡黄河岸边,即为悼念逝去的亲人,更是对未来的一种祈福而举行的一系列仪式。灯会举办前要举行放河灯祭禹仪式,并将河灯供于大禹神位前,祭奠大禹。其后,僧人诵经,民众把做好的河灯列队供于神龛前,祈求神禹消灾免难,保佑风调雨顺。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民间八音班子长长的唢呐声撩开了河灯会的序幕。主持人鸣炮点燃火把,僧人诵经将神位前的花灯列队送到渡口,船工驾木船,载着各种河灯,逆水上行大约半公里,在急流中心抛锚停立。有船工提油壶给河灯挨个注入胡油,依次点亮,待准备就绪,鼓乐振振、礼炮轰鸣声中一盏盏花灯被放入河中,渐渐飘向远方......

河曲河灯会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西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河灯会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一天,人们三五结伴,全家出动,看放河灯,赏焰火,河面上弯弯曲曲的河灯与空中的焰火交相辉映,呈送着吉祥,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古老放河灯的习俗已成为当地的文化盛会,成为了当地交流文化、发展经济、联络情感的重要载体。

山西旅游信息中心编辑整理

联系-

投稿邮箱:shanxi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18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