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如何教万圣节教学资料大礼包免费下载
万圣节到啦~~~~虽然是西方的节日,但是也可以用中文来教~只要是教语言的,无论你是教英文还是中文还是任何语言,都可以用~具体模式就是根据5E,3P,5C和反向设计理论来教。我相信如果大家去参加过会议或者看过一些书的话,肯定听说过这些理论,但是如何把理论应用到教学来捏?
先说说这几个理论都是神马吧~
5E:Engag,Explor,Explain,Elaborat,andEvaluat
3P:Products(what)Practics(how,whn,whr,who)Prspctivs(why)
5C:Communication,Culturs,Connctions,Comparisons,Communitis
反向设计(BackwardDsign):先确定教学目标,再设计评量方法,最后再设计中间课程内容。具体可以参考《手把手教你备课:主题式教学+反向设计》。
5E
5E主要是教STEM用的,但是语言课也可以借鉴过来~
Engag:首先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感兴趣
Explor:让他们来自己探索。这个很重要,不能省略,因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是美国大力倡导的学生为主导(studnt-cntr/studnt-orintd)的一种模式。老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Explain:在学生自己探索之后,就需要老师来讲解,为什么是酱紫。
Elaborat:就是在学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深化,有没有其他相关的知识可以带进来。
Evaluat:就是assssmnt评量,可以是正式的(考试),也可以是非正式的(projct之类的)。不管怎么样,就是要考核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
3P
3P是美国外语教师协会ACTFL(AmricanCouncilonthTachingofForignLanguags)提出来的,主要是教文化的一个指导方针。文化不仅仅是告诉学生过节的时候人们要做什么(Products—what),还有为什么(Prspctivs—why),以及如何做的(Practics—how,whn,whr,who)。
5C
5C也是ACTFL提出来的教语言的指导方针。教语言不仅仅是教语言本身,还有其他的方面。语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沟通和交流(Communication),还有文化(Culturs),如何学习新语言的能力(Connctions),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比(Comparisons),以及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Communitis)。
好啦,理论就索到这里。现在开始拿万圣节举例~
一、首先设定你的课程目标——你希望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能够学到什么
1.文化方面:了解万圣节的起源和历史、了解万圣节人们都要做什么、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2.语言方面:
1)词汇:
万圣节、南瓜、鬼、女巫……(这个还可以分为口语词汇、阅读词汇和写作词汇。哪些是要求会说的,哪些会读,哪些会写。)
2)句型:
xx快乐。我喜欢吃xx。
学生会说xx词;会认xx词,会写xx词。
学生会应用xx句型。
学生会读xx文章。
学生会口头描述自己的万圣节。
学生会用xx句型把自己的万圣节写成文章,等等。
(我就举个栗子,具体根据学生程度走)
(这个是我用quizlt做的单词卡,大家在文末可以查看下载方式。
quizlt新出了liv模式,有点像kahoot,但是又不太一样,大家可以玩一下试试看。虽然不如kahoot好玩,有点容易困惑,上手较慢,但是如果你懒得再做一个kahoot的话,也是一个节省时间的办法。)
二、设定完目标之后,就是评量方式
比如你采用表演的方法作为评量方式,那么你就可以写:学生可以三个人为一组,把《龙的万圣节》表演出来。然后具体制定评判标准,5分是表演成什么样(比如基本上把故事大意表演出来,每个人都有说至少说三句话,有五处以上细节等等),3分什么样,1分什么样。具体可以参考我文章末尾有详细说。
三、具体课程设计
1.Engag
其实美国学生对万圣节比我们还了解。不像中秋节,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很难用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来吸引他们。但是他们对万圣节的起源其实不是特别了解。(我也是第一次知道:P)所以我采用的是绘本,我真是太爱绘本了。。。
你可以放一段影片,或者给他们看一些节日相关的图片之类的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管怎样,视觉+听觉+运动的效果会比较好~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youtubchannl:GrooviPauli。一个老外给小朋友写了很多简单有趣的中文歌。其中光万圣节就两首,我们班的孩子都喜欢的不得了。
(文末查看视频下载方式)
2.Explor
我用的是美国一本叫做《龙的万圣节》(Dragon’sHallown)的超级萌的绘本!我好喜欢!于是一激动给翻译成中文版的了。。。翻译的时候我没有逐字翻译,而是根据我们班小盆友的水平翻译得比较简单,尽量用他们学过的词和句型。
一个故事一般8页左右。我翻译完之后打印出来,贴在屋里不同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在每一页纸上写上他们的问题和评论。如果你只是给他们看PPT,那么就是你主动在教。但是如果你让他们走来走去地看和写,就是他们占据主动权。学生很喜欢拥有自主能力(autonomy)。
另外就是学生不喜欢只是坐在屋里听你叨哔叨,他们喜欢走(zhtng)来走(zhtng)去。还有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可是真的在应用读写能力。
这个过程有几个注意事项和技巧。
1)你要提前说好,一定要写中文,不会写可以写拼音,不会写拼音可以问老师。
2)可以让不同的组的学生拿不同颜色的笔写,这样让他们对自己写的东西负责任。你知道拿绿色笔写字的就这么几个人。。。如果有人写『屁股』或者『咕咕嘎嘎』之类和画面没关系的东西你就知道是谁写的了。。。
3)在一张纸面前不要挤,要排队,或者可以去其他人少的地方写。
4)写完以后安静地回到座位上,不要追跑打斗。跑的话就回到座位上去。
5)可以提前把他们经常会用到的词提前写在白板上,比如他是谁,干什么,龙,猫等等。
这些都是血泪的教训。。。很多你以为是常识的东西还是要等发生了以后才能补刀。。。所以说经验真的很重要。。。下次你就可以提前告诉他们要怎样怎样了。跟美帝的熊孩子斗智斗勇真是太累心了。。。
下面是学生写的评论和问题~他们写完以后我会放在幻灯下面和他们过一遍,顺便把他们不会写的字或者写错的字改一改。我也不会都改。可以看到他们有很多语言都是从中文翻译过去的,不过没关系,你把正确的说出来就好了。这才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啊。。。
3.Explain
然后你把那些纸撕下来,和大家一起看看都写了一些什么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画面里都有什么,为什么这样那样,你们猜之类的。当时我在如何教阅读的课里学到,这是一个picturwalk的过程。就是你在讲故事(radaloud)之前先跟他们过一遍图片,预测故事会讲什么,有助于后面的阅读理解。
如果你打算讲万圣节的起源,那么之前你可以把历史和起源的PPT(主要是图)打印出来,然后让他们写问题,现在就可以解释了。所以这个模式很灵活,看你想要讲什么。
4.Elaborat
关于扩展和演绎,我一般是选择中西文化对比。万圣节和中国什么节比较相似啊,鬼节么。。。然后画一个文氏图来比一比,有哪些一样或者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5C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