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俗话说一代不上三代坟,一天不上二次坟
上坟拜祭是人们对逝者的一种感恩方式,也是古老传统的遗留。坟墓就是人死后的埋葬之地。《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按古时的说法,葬不堆土植树者谓之墓,上面堆土为坟,现在的人们通称为“坟墓”。
人死后埋入地下,这也是回归大自然的一种方法,上面堆土而成坟其主要目的,就是人们为了其后人们祭拜时能够找到一个确切的位置,而留下的一个标记。上坟祭拜是活着的人对逝者尽其最后的孝道和尊重,因此,人们对于上坟的事也留下了许多的讲究和说法。俗话说“一代不上三代坟,一天不上二次坟”,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代不上三代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上坟都是直系关系的事,超过三代就不是自己的事了。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好像有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味道,实在有违孝道,可事实的确如此。
“三代人”也就是自己为一代人、父辈为一代人,祖父为一代人,这就是三代。如果过三代以自己来说就是曾祖父那一代了。“一代不上三代坟”其实指的就是自己上三代曾祖父曾祖母的坟了。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和自己上三代的人见面机率是很少的,毕竟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虽然百岁老人并不稀奇,但能活百岁的人毕竟是少数。按成年人二十岁结婚,一代人相差20岁,出生在四代的人和上三代的人年龄相差就是七八十年,所以说,见面的机率都很少,更不要说感情了。
上坟祭拜就是为了追忆和感恩,一般都是儿子去父亲的坟,孙子去爷爷的坟,这不仅仅是血缘关系近,更主要的是彼此间有着一定的感情。曾祖父的坟是应该父辈,祖父辈去祭拜的,因此,也就有了“一代不上三代坟”的说法。
更何况,在人们的意识里又有着“一坟管三代运”的说法,一般出现无人管的坟头,多数也是处于这种情况,正因为“一代不上三代坟”也才留下了祖先的荒坟,随着时间的流逝,久而久之也就会消失不见。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说“一天不上二次坟”呢?
“一天不上二次坟”
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上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比如,清明节、中元节,人们为了感恩先人,便会提前准备在某个时间去上坟祭拜。上坟也不可能去了又去,毕竟这只是个仪式,并不是孝敬活着的人的,坟地又不是什么好地方。
人们之所以说“一天不上二次坟”,其实是针对上坟之人而言的,在农村弟兄姐妹不和的现象不是没有,意思就是说,上坟祭祀的日子一定要一起去,不要你去你的、我去我的。
在同一天里上坟,如果你去了回来他又去,这让外人看到很容易产生误会,也会让别人耻笑。这让外人看来我,就是一种后人之间不和睦、不孝的表现,毕竟“人言可畏”,因此也就有了“一天不上二次坟”的说法。
“一代不上三代坟,一天不上二次坟”这句俗语还是挺有道理的,前句话告诉人们,该尽其孝道要尽其孝道,岁月不饶人,该忘记的也要忘记,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后句话告诉人们,百善孝为先,人以和为贵,不要因此而给外人留下笑柄。对于这句俗语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