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鬼节来临,来说点鬼事
鬼节来临,来说点鬼事
~万圣节来喽~
亲爱的童鞋们,一年一度的鬼节即将来临,最近,学工小编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吸血鬼?》
什么中国没有吸血鬼?学工君不得不佩服广大网友的才华对于话题的经典解说。于是,本次鬼节,学工君就特别搜集了中西鬼节的不同之处,让我们鬼节了解点鬼事。
鬼节,即为给鬼过的节日,但中西方的鬼节却有不同之处
在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泰国鬼节和万圣节。而中方鬼节有每年的三月三、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四个日子被称为四大鬼节。
墨西哥鬼节
墨西哥的鬼节由“幼灵节”(11月1日,纪念死去的孩子)和“成灵节”(11月2日,纪念死去的成人)组成,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台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
泰国鬼节
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府举行,在黎府地区,鬼其实是天上的神,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泰国鬼节不但没半点惊悚,反而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游行途中,"众鬼"不但会向围观的途人扮"鬼脸",还狂歌热舞一番,期间的歌曲甚至以摇滚音乐为主,有时更有乐队现场伴奏。
万圣节
万圣节是诸圣节的俗称,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节日,时间是11月1日。天主教把诸圣节定为弥撒日,每到这一天,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参加弥撒,缅怀已逝并升入天国的所有圣人,特别是那些天主教历史上的著名圣人。紧随诸圣节之后的是11月2日的诸灵节,这一天缅怀的则是已逝但还未升入天国的灵魂,信徒们会祈祷他们早日升天。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特别是小朋友们晚上披着白床单,举着南瓜灯“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
对于中方来说,自古就有常人祭拜鬼神之习俗。但在上古时期,鬼并不是死去的鬼魂,甲骨文“鬼”本是会意字,下面是个“人”字,上面是个可怕的脑袋,意即像人的怪物。
再后来鬼逐渐演化成人死之后所变之物,人们也开始敬重与祭拜。
三月三
在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被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为此来吓走鬼、驱鬼。
清明节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但由于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大概是因为民间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的时间中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死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祭祖节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现代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中西方鬼节有许多不一样的方面,但学工君在搜集中西方鬼节资料的时候,发现中西方的鬼节都是为了纪念先人,表达对于先人的怀念与祝福。人们都会在鬼节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只不过西方人的庆祝方式更加娱乐和搞怪,而中国人则更加静穆和正式。为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靠着中西鬼节的特点,不少商家制定出不一样的营销策略。比如游乐园针对鬼节推出的游园活动。商店推出鬼节打折活动,更有推出代人祭祖,网上祭祖等商品。。。。。。
随着时间的发展,鬼节的商业属性越来越明显,大家对于娱乐性较强的西方鬼节更加迷恋,而因此忽视了中方鬼节所积淀的文化。中西方的文化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但缺少的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重视,近些年来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的风靡淡化了我们对于中方清明、七夕、端午等节日的了解与重视。只有重视了自身的文化,才能感悟自身文化中的韵味与奥秘。
最后,学工君盘点了一些鬼节电影,送个喜欢的小伙伴。
《精神病患者》
希区柯克年
《回魂夜》
刘镇伟年
《禁闭岛》
马丁·斯科塞斯年
文稿:黄欣瑶杨茹
责编:罗贝
美编:祝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